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L >> 芦花荡 >> 正文

 

《芦花荡》教学设计3

芦花荡  

      孙犁  

教学目标:  

一、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之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  

二、体会孙犁小说诗情意的语言美。  

★ 三、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了解小说的特征;了解抗日战争概况。  

教学重点:  

掌握小说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对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疑点:  

战争是残酷的,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具有诗情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一、了解小说的特征和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三、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之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英雄,年近六十了,还在芦花荡中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他曾经手无寸铁、独自一人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欲知详情,请看课文《芦花荡》。  

二、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苇塘(wěi)    寒噤(jìn)     疟子(yào)    舀水(yăo)    竹篙(găo)   提防(dī)    

2.走近作者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孙梨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本文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这篇小说主要刻了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他像青壮年人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自由出没苇塘。他爱憎分明,对同胞对抗日队伍充满深情,对侵略者充满刻骨仇恨。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正包含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用竹蒿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表现了他的智勇双全。  

从苇塘的歌声中还可以想见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乐观豪迈和昂扬斗志。这一切都能使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二)四边互动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阅读时要把握哪些要素?  

-----小说。阅读时要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请速读课文,理解情节,全班交流。  

----全文可分为三个片断:概述老英雄形象;护送两个女孩到苇塘里去;第二天老英雄痛打日本兵。  

3.文中有哪些情节你最喜欢?请你为大家复述一下,可以复述全文,也可以复述片断。  

----学生任意选择复述内容,师生共同点评。  

4.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5.老英雄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他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6.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他的这种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于”有非常和过分双重意思。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说明他既非常自信自尊,又过分自信自尊。  

7.这篇小说是怎样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  

-----一方面写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非常自信,他在芦花荡里来去自由,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使自己富有传奇色彩。  

8.你喜欢这个“老头子”吗?  

-----要求能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训练内容  

1.解释下列词语。  

A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B仄歪:倾斜,歪斜。    C张皇失措:慌慌张张  

D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三个片断。  

a概述老英雄形象;b护送两个女孩到苇塘里去;c第二天老英雄痛打日本兵。                                                                                

五、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很有点传奇色彩,如文章开头部分先写环境的险恶,再写老头子的业绩,结尾部分先把老头子的决心写成难以置信的“大话”,再写他出奇制胜的英雄行为,富有传奇的情趣。  

2.方法归纳  

情节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可以通过理清情节来把握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六、布置作业  

1.链接生活  

在你周围,有没有像“老头子”那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选择其中的一位作一次采访,把他或她的传奇生活告诉你的同学 和 老师。  

2.实践探索  

你能根据文中的有关描述,为老英雄一幅像吗?  

3.课后练习1、2。  

七、板书设计  

                                               芦花荡  

                                                      孙犁  

                                      1、概述老英雄形象  

    情节      2、护送女孩到苇塘                  

                                           3、痛打日本兵  

                 人物      过于自信自尊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一、理解环境对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体会孙犁小说诗情意的语言美。  

三、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人物。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认识了老英雄“老头子”。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刻人物有什么关系。  

二、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悠闲(yōu) 寒噤(jìn) 疟子(yào)  仄歪(zè) 阴惨(căn)  

     2.选词填空。  

①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 A (A、钻  B、窜),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   人们的眼再 B (A、锐利  B、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三、合作探究  

四边互动  

1.这篇小说在刻画老英雄形象时除运用外貌、语言描写外,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勾出相应的语句。  

-----还有动作、心理描写等。  

2.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心理的文字,体味这段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这段文字是:“一声一声像连珠箭……这老脸呀!”这段心理描写是刻人物性格的重笔,突出了老头子“过于自责”的内疚和痛苦,表现了他强烈的责任心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3.第二天二菱目睹老英雄痛击鬼子的情景,请想像并写出此时二菱的心理活动。  

-----可从钦佩老英雄足智多谋、看鬼子挨打心里痛快等方面想象,合乎情理即可。  

4.孙犁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找出文中你喜欢的景物描写句子,为大家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学生可任选一处或几处朗读。  

5.细细揣摩一两处景物描写的句子,领悟这种描写的妙处。  

-----师生讨论交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6.“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在天上。”一句中,为什么要写芦苇长得高?怎么形容芦苇长得高?  

-----这是景物描写的特写镜头,烘托出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  

7.通过文中的景物描写,你对孙犁小说中的语言特色有什么认识?  

-----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和谐一致,渲染了气氛,增添了诗情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小说结尾部分的那段关于芦花的描写,写出了老人“狠狠地敲打”挂上了钩子的鬼子们的脑袋时的那种轻松愉快的、报了仇解了恨的心情。  

四、课堂训练内容  

1.选词填空  

(1)半夜以后,小船又 A  (A、飘  B、摇)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  

(2)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 B (A、飘摇   B、飘撒)。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头子”的人物形象。  

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充满活力、无所畏惧、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过于自信和自尊。            

五、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还表现在他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和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  

2.方法归纳  

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富有诗情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应细细品味。  

六、布置作业  

1.链接生活  

用心品味一个人物雕像、木刻画或者油,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记下来。  

2.实践探索  

课外阅读孙梨的《白洋淀记事》,进一步感受他的富有诗情意的创作风格。  

3.仿照课文第62段的写法,写一段描写你家乡景物的文字(或者课后练习3)。  

                                                                                             

                  

七、板书设计  

                                                          芦 花 荡  

孙 犁  

                                                                 外貌描写  

                         人物———    语言描写     景物衬托  

                                                      心理描写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芦花荡,孙犁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芦花荡》教学设计3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芦花荡》教学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课堂实录
    《芦花荡》课堂实录及点评
    芦花荡作者孙犁简介
    《芦花荡》课堂实录2
    《芦花荡》课堂实录 芦花荡教材分析
    《芦花荡》课堂实录3
    芦花荡作品原文
    《芦花荡》教案
    芦花荡教学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写作背景
    《芦花荡》教学设计2
    《芦花荡》教学案例
    芦花荡教学日志
    《芦花荡》说课稿
    【教学过程】芦花荡
    《芦花荡》赏析
    课文芦花荡研讨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芦花荡》的语文课…
    《芦花荡》课文导入集锦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说课设计
    《芦花荡》说课设计
    《芦花荡》说课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杂谈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问题研究
    《芦花荡》研讨与练习说明
    《芦花荡》教学建议
    《芦花荡》教学建议
    《芦花荡》电子教材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参考图片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整体把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多音字辨析
    关于《白洋淀纪事》
    中国抗日战争
    “红嫂”明德英
    关于芦苇荡
    记屯村视死如归的抗日老烈士李贵友
    鱼钩阵巧计歼日寇──《芦花荡》二菱…
    白洋淀中击日寇──访老雁翎队员、民…
    二战中近千名日军被英军逼上“死亡岛…
    小说的文体特点
    《芦花荡》学法指导
    《芦花荡》同步练习
    白洋淀的两个文学流派
    《芦花荡》习题精选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形近字辨析
    《芦花荡》词语解释
    《芦花荡》词义辨析
    《芦花荡》中心思想
    《芦花荡》结构分析
    《芦花荡》写作特点
    《芦花荡》写作特色
    《芦花荡》探究活动
    《芦花荡》问题探究
    《芦花荡》重难点讲解
    课堂上的对话──《芦花荡》教学有感
    《芦花荡》课文背景知识
    《芦花荡》里二菱看老爷爷智歼鬼子的…
    《芦花荡》同步练习
    《芦花荡》优化测控
    《芦花荡》同步达纲练习
    《芦花荡》自读理解卷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华北明珠白洋淀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生字注音
    《芦花荡》一课教学叙事
    《芦花荡》教学实录
    《芦花荡》教学案例
    诗情画意《芦花荡》
    《芦花荡》教学案例及反思
    到文本的深处漫溯──《芦花荡》教学…
    指导朗读 倡导自主──《芦花荡》教…
    《芦花荡》教学反思
    《芦花荡》教学反思
    对传统英雄形象的反叛──教《芦花荡…
    给“迷路的句子”找个“家”──《芦…
    《芦花荡》素质教育新学案
    《芦花荡》有关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