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教学设计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中学 林 晓 【教材分析】 《华南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是诗人牛汉于“十年动乱”期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时创作的,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教学设计】 教学本首诗,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交流体验,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中愉快地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诗的内容及感情,欣赏品味关键词句; 2、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的形象;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 欣赏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⑵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2、难点: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特别是分析“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 1、选择适合本诗的背景资料,包括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背景介绍。 2、投影片:老虎的投影片。 3、收集有关虎的成语和咏虎的诗歌。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类型】 自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虎有“万兽之王”美称,老虎的凶猛,威严之势我们是知道的,有很多众所周知跟虎有关的成语,如“狐假虎威”,“虎头蛇尾”“虎视眈眈”“虎背熊腰”从这些成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虎的威猛、高贵的气质,但我们今天要讲的这只老虎是一只失掉自由笼中虎,看看笼中的老虎又是如何威武不屈的。 二、朗读课文,营造气氛 1、范读:(背景投影显示) (学生听读,欣赏,品味语气、节奏,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学生要投入感情,这样,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进一步把握诗的内容。) 三、问题探究,整体感知(投影显示) 1、华南虎在诗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诗句加以说明。 2、《华南虎》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的现实意义? (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理清结构,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推荐代表交流,教师适当进行背景介绍。) 明确:华南虎的象征意味,它所代表的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诗人借虎喻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思索: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四、赏析品味,质疑问难(投影显示) 1、这只华南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文中那些诗句能表现它的个性? (再读课文,勾画出这些句子,然后归纳。) 文中表现华南虎个性的诗句有: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明确:华南虎高傲不羁,虽生陷囹囵,但骨子里却涌动着威严、反抗压迫、威逼、囚禁它的人们,追求自由独立。 2、试从“观众”、“铁笼”和“我”进行分析。 提问:文中是怎样描写观众的心里?他们是怎样的人群?铁栅栏又有什么含义? 学生:“观众”──叽叽喳喳,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他们用“砸”,“呵斥”,“诱惑”,“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无聊,卑微,竟会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即使是面对华南虎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 明确:这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是人类制造出来的阴影色彩,冰冷无情。也是象征着人类无知的囚禁。 提问:文中作为同样观众的我又是怎样的人?有什么不同?我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我终于明白”,“我羞愧”,“我”“离开”“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这些表明我的思想和良知在觉醒。 明确:“我”也和其他人一样,隔着铁栅栏来“观赏”华南虎,但是,“我”毕竟良心未泯,从老虎“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悲愤”中,“我感受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感受到现世众生的人格堕落。 3、“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什么? 明确:“我”被“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沟壑”唤醒了,“我”的灵魂被追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4、本诗的主旨是什么?其中蕴含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本诗的最后一段正是点明了华南虎的象征意义,也表明本诗的主旨。“我”为老虎永不屈服的个性所感动,“我”为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而羞愧。诗人借虎喻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思索:在悲怆的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进。 三、迁移拓展 谈谈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写作体会? 明确:只要学生答得合理即可。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第二题。 2、学习了这篇文章,说说人类应该如何同动物相处。 五、小结 这首诗写于一个最没有诗意的时期──70年代初,表现了当时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超越那个特定的时代,即使在今天,这首诗也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想要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不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的人们,应该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励。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华南虎,牛汉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华南虎》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