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国外 >> 安娜·卡列尼娜 >> 正文

 

托尔斯泰与老子什么关系?

托尔斯泰与老子什么关系?   杨建民       托尔斯泰这样来介绍老子的一个基本论点:“他(老子)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他称自己的学说为‘道’,因为全部学说就在于指出这一转化的道路,也正因此老子的全部学说叫做《道德经》。”

  1891年10月,托尔斯泰在给出版商列杰尔列的一封信后面,附了一份“给我留下印象的作品”。这份书目罗列不足50部,记录了托尔斯泰自童年至63岁这个阶段阅读并留下印象的作品。这些作品,根据阅读印象,分为强烈;非常深;很深三种程度。书目中,涉及中国的作品,有孔子和孟子以及老子数种,而“老子”,是列在印象“强烈”这个项目中的,列入这个程度的作品,仅仅不过十部左右。

  虽然,托尔斯泰接触老子是比较晚的,那是在已创作出为他赢得世界声誉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1880年左右,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1879~1882年之间,托尔斯泰写出一篇表现这种困惑的长文《忏悔录》。他在探索生命意义的精神活动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觉完全相同。”

  一段时间,他开始与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教徒、香客、修士、分裂派教徒、农民接近,“我爱上了这些人,我越深入思索我常听到和读到的像这样活着、也像这样死去的人的生活,我就越热爱他们,我自己也就生活得更愉快了”。当然,直到《忏悔录》写完几年,托尔斯泰仍没能从困惑中走出,人生的探求仍在继续。

  就在这时,托尔斯泰遇见了老子。有明确记录的时间是1884年。在当年3月6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我在翻译老子,结果不如我意。”3月9日:“读了一点关于中国的东西,骑马在城里转了转。除我以外,人人都在工作……我洗了澡,读老子。翻译过来是可以的,但是缺乏完整性……”

  由此看来,托尔斯泰接触老子的时间还应当略略靠前一点。因为不可能还没阅读就开始要翻译它。托尔斯泰阅读的老子《道德经》,是1841年巴黎出版的法文译本。后来,他与波波夫一起,将《道德经》翻译成俄文。这项工作甚至激起了托尔斯泰写一本介绍中国哲理,尤其是探讨人性善恶问题的书的愿望。

  就在1884年,托尔斯泰刚接触中国先哲不久,他写了一篇近乎提纲的文章《中国的贤哲》。文章分了三个部分:“孔子的著作”,“《大学》”,“中国先哲老子所著《道德经》”。

  在托尔斯泰眼中和笔下,老子是很难表述的,所以在前引的日记里有“翻译过来是可以的,但是缺乏完整性……”这样的句子。在《中国的贤哲》中,有关“中国先哲老子所著《道德经》”一节,托尔斯泰不得不完全借助老子。他摘译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等若干原文,而自己未发议论或引申,似乎老子本身就可以自然说明问题一般。

  当然,老子还是对托尔斯泰的处世思想产生了影响。1884年3月10日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一早起身,收拾了房间。安德留沙打翻了墨水瓶。我于是责备他。我脸上的表情一定是恶狠狠的……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老子还影响到托尔斯泰的精神状态。在当年3月11日,他读了《大学》和《中庸》的英文译本,在日记中说:“孔子的中庸之道妙极了,同老子一样──顺应自然法则即智慧,即力量,即生命……”

  3月15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记述:“──我也讨厌我最近的一篇文章的刻毒(指《我的信仰是什么?》)。应该写得明了而温和。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也要归功于阅读孔子,而主要是老子。”

  经过了这样较集中的阅读,托尔斯泰对孔子、老子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读孔子,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好。没有他和老子,《福音书》就不完全了。而没有《福音书》他却过得去。”他甚至将老子与爱比克泰德(罗马斯多噶派哲学家),马克·奥勒留(罗马统帅、哲学家),帕斯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佛,以及《福音书》这些东西方伟大哲学家及著作相提并论。

  1906年,托尔斯泰写了《到底怎么办》一文。文章的前面,就引了老子《道德经》十九章里“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等句。文章表现了许多与老子思想相近的观念。

  直到托尔斯泰逝世的前一年,他还为张扬老子的学说努力。1909年,81岁的他又一次热衷于老子等中国先哲著作的译介出版。11月,《中国圣人老子语录》俄文本出版,托尔斯泰为它写了前言《老子学说的实质》,充分表达了他对老子学说的认识:

  “老子学说的基础,也就是一切伟大的、真正的宗教教义的同一个基础。它是:人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与所有别人分离的、只为自己谋幸福的有形体的个人……但是,他还意识到自己另有一个无形体的灵魂,它存在于一切生物之中,并赋予全世界以生命和幸福。”

  托尔斯泰这样来介绍老子的一个基本论点:“他(老子)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他称自己的学说为‘道’,因为全部学说就在于指出这一转化的道路。也正因此,老子的全部学说叫做《道德经》。”

  托尔斯泰在这里将老子学说与基督教思想作了比较:“这一思想不仅和《约翰福音》第一章里所写的基督教教义的基本思想相近,而且完全一致。根据老子的学说,人与上帝藉以沟通的唯一途径就是道。而道通过弃绝一切个人肉体的东西才能获得……根据老子的学说,道这个词,指的既是与天沟通的道路,又是天本身。”

  托尔斯泰对老子的理解,应当说反映了许多欧洲人文背景的东西:“照老子的说法,要想达到使人意识到自己是精神的和神圣的,只有一条道路,他称之谓‘道’,其中包括最高美德的概念。这种意识是依靠人人清楚的本性而获得的。所以老子的真髓也就是基督教教义的真髓。二者的实质都在于弃绝一切肉体的东西,表现那种构成人的生命基础的精神的、神圣的本源。”

  托尔斯泰与中国圣哲老子,真可谓时距千年,相隔万里,与老子的相遇,为其对人生的思考增加了一个参照系统,并使其获得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尽管误读不可避免,但在人类精神活动里,这种交触现象,却是值得我们认识和探究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托尔斯泰与老子什么关系?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列夫·托尔斯泰》有关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同步练习
    《列夫·托尔斯泰》优化测控
    《列夫·托尔斯泰》同步达纲练习
    《列夫·托尔斯泰》同步轻松练习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电子教材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问题研究
    《列夫·托尔斯泰》研讨与练习说明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建议
    托尔斯泰与屠格涅夫的决裂及和解
    《列夫·托尔斯泰》参考图片
    《列夫·托尔斯泰》教法指引
    永存的茨威格
    明亮的林中草地,覆盖着伟大的灵魂
    反思历史的文学巨匠
    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创作
    私人话语与大师境界
    高尔基对托尔斯的复杂心情
    《列夫·托尔斯泰》同步练习
    《列夫·托尔斯泰》整体把握
    《列夫·托尔斯泰》多音字辨析
    辜鸿铭与托尔斯泰
    最真诚的人──巴金与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晚年三事
    祖父列夫·托尔斯泰的葬礼
    托尔斯泰的眼泪
    托尔斯泰的日记
    《列夫·托尔斯泰》问题探究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
    《复活》赏析
    简析《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的人物外…
    茨威格简介
    斯帝芬·茨威格
    灵魂的猎手──论心理现实主义大师茨…
    朝圣者之路──我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寂寞的茨威格
    茨威格的心灵之旅
    《列夫·托尔斯泰》生字注音
    历史的“灵感”
    茨威格和他的小说
    读者眼中的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作品选》序
    读茨威格的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赏析
    茨威格的俄罗斯之行
    永存的回忆──重读斯蒂芬·茨威格《…
    弗罗依德与茨威格
    茨威格与施特劳斯往还书
    《列夫·托尔斯泰》素质教育新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背景知识
    《列夫·托尔斯泰》主题思想
    《列夫·托尔斯泰》内容提要
    《列夫·托尔斯泰》重难点讲解
    《列夫·托尔斯泰》形似字辨析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词语解释
    《列夫·托尔斯泰》词义辨析
    《列夫·托尔斯泰》难句解析
    《列夫·托尔斯泰》结构分析
    《列夫·托尔斯泰》中心思想
    《列夫·托尔斯泰》同步练习
    《战争与和平》赏析
    里昂的婚礼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童年
    《战争与和平》缩写
    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捅马蜂窝
    《列夫·托尔斯泰》研讨赏析
    《列夫·托尔斯泰》习题精选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评点
    《列夫·托尔斯泰》写作借鉴
    《列夫·托尔斯泰》写作特色
    《列夫·托尔斯泰》习题精选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杂谈
    《列夫·托尔斯泰》写作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导入语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疑难解析
    我和列夫·托尔斯泰对话
    托尔斯泰的寓言故事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列夫·托尔斯…
    抓住主线 化繁为简──“诊治浅性阅…
    语文教学“模糊性”评价的冷思考──…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让语文课涌动生命的活力──观摩绍兴…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课文结构
    《七颗钻石》教学建议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多音字组词
    《七颗钻石》词语解释
    《七颗钻石》近义词反义词
    《七颗钻石》学习要点
    《七颗钻石》课文题解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语言感悟
    《七颗钻石》电子教材
    《七颗钻石》教材插图
    《七颗钻石》教材简说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七颗钻石》学习目标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续写
    《七颗钻石》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七颗钻石》快乐练习:写字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句子分析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用生命编织的爱──《七颗钻石》说课…
    《七颗钻石》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七颗钻石》课文中心
    《七颗钻石》快乐练习:同步轻松练习
    《七颗钻石》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七颗钻石》快乐练习:试题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素质教育新学案
    《七颗钻石》教学杂谈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