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教学 ──《愚公移山》教学体会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哲觉中学 孔春朴 在2000年1月教育部颂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提出学生要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类似于科学的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在《走进新课程》的培训资料中指出教师的教学要变教为导,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变教为导,如何导得科学、具体、实在,不仅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关系到何如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提出“研究性教学”,即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本人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做了一点探索尝试,以就教同仁。 在疏通文句后,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生学习。
1、年且90的愚公还要搬山,你有何想法?
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就行。如人老志坚,为子孙造福……
2、愚公为什么要搬山?原文回答。
指通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要达到什么目的?原文回答。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汉阴的阴是什么意思?山和水的阴与阳如何分?
古代把山之南水之北叫“阳”,把山之北之南叫“阴”。“汉阴”即汉水的南面。
5、愚公搬山遇到哪此困难?
⑴ 山大:方七百里,高万仞
⑵ 路远: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南(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⑶ 人少:子孙荷担者三夫
⑷ 工具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6、荷担者三夫中的“三”是确数吗?
文言文中的三有时是指确数,有时指约数,能举例吗?这里的三是约数,三夫指几个人。
三指约数的有:
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
⑵ 三日不见,更当刮目相待。几个天。
⑶ 三月不知肉味,几月
⑷ 两三点雨山前。几点
“三”指确数的有:
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三次鼓
⑵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
⑶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就是十五。 ⑷ 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⑸ 三皇五帝。三皇即指伏羲,燧人,神农。
7、寒暑易节,始一返焉。译为一年才能往返一次,有很多资料上译为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哪一个妥当些?
前一个好。后一种译法的理由有人认为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尽职尽责,愚公(他们)一年才回一次家,有吃苦耐劳的拼劲。其实,对古代的神话和寓言,我们不能用逻辑去推理它的真实性,而只能根据故事情节去推理字的合理性,因为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南,从本文中主要是突出路途遥远,从而体现愚公的精神。
8、“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作用一、体现愚公搬山得到人们支持。
作用二、和智叟形成对比,未换牙的小孩的称智慧的老人对同一事情的做法不同,从而说明“智叟不智”。
作用三、为后文作铺垫。
9、对待愚公搬山这件事,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提出问题,态度相同吗?问法有何特点?
不同,愚公之妻是从关心爱护方面考虑,智叟则是讥笑阻止。
愚公之妻的提问,是说愚公年事已高,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平,搬太行王屋两座山就更困难,况且把这些土石放在哪里?而智叟的提问是用了夸张来嘲笑愚公,说他连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毁坏,能把这些土石怎么样?
10、愚公对智叟的话是怎么对待的?
先斥后驳。斥责他顽固,连小孩都不如。
提出能搬走山的两个理由:
⑴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⑵ 山不如加增
11、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背走两座山,是不是迷信?有何用意?
不迷信。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体现了人们改选自然,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心。如人类渴望像鸟儿一样上天,现在不是已实现了吗?不仅上天,还到月球上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很多幻想都有可能实现。
12、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13、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
14、让四个同学表演愚公、愚公妻、孀妻遗子,智叟,表演他们的语言动作和心理,从而突出不同的性格。
总之,通过查资料和自己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教学的结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不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而且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师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愚公移山,列子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教学──《愚公移山》教学体会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