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寂寥liáo 春朝zhāo 分外fèn 不似sì 寥廓kuò
碧霄xiāo 啸哀xiāoāi 渚清zhǔ 霜鬓bìn 潦倒liáo
2. 词语
寂寥:寂寞凄凉。
春朝:本指春天的早晨,这里泛指春天。
排云:凌云。排,冲破。
碧霄:蓝天。
寥廓:广阔高远。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黄花:这里指菊花。
霜:指的是烂漫的秋色。
猿啸哀:指猿猴的叫声凄厉。
落木:树叶。
万里:指离家万里,飘泊在外。
百年:指一生。
繁霜鬓:鬓发斑白如繁霜。
潦倒:衰颓,失意。
3. 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诗现存800余首。刘禹锡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毛泽东(1893-1976),湖南省湘潭韶山人。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八岁时写过一首题为《咏蛙》的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露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后来发动秋收起义,上井冈山,领导工农红军与军阀展开斗争。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7岁学诗,15岁扬名。代表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等。
4. 词和词牌
(1)词
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2)词牌
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又叫词调。一种词牌有一定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作者按照这种规格去填写,叫作“填词”。词分小令、中调、长调。本为古乐采桑曲。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二)阅读能力目标
1. 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独特的创意。
2. 反复诵读诗歌,掌握这两首诗歌表情达意的特点。
(三)写作能力目标
感受诗歌中独特的创意,能够写出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眼中的秋天。
(四)思想教育
理解诗中的情感,培养自己的自信、乐观的精神。
三、教师建议
《秋词》
学习时要抓住刘禹锡对秋天与众不同的感受,突出他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昂扬的励志高歌的特点。他带给我们一种向上的勃勃生机和殷殷希望,它告诉我们:秋是美妙的、神奇的。因为秋给了万物以活跃的、饱满的神韵。刘禹锡这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有别于悲秋的豪兴与审美,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重要的是秋气以励志,秋色以冶情,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激起人们的勃勃生气,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无穷力量和英雄豪气,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采桑子 重阳》
学习这首词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29年,6月22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艺术地展现了作者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了解这一特定时间发生的事,才能更好的理解词的内容。
《登高》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学习时体会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四、课文讲解
(一)写作特点
刘禹锡的《秋词》开头两句与陆游的《秋声》一诗的首联可谓同一机杼。“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一语破的,点出一反前人悲秋之情怀,又直抒胸臆,借秋声抒发了自己的豪兴。一叶而惊秋,多少人面对秋景难以控制悲凉的心境,而刘禹锡则抑制不住内心的独特视角和励志精神,“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深深懂得自古以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