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语: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一个学期以来同学们一定读了不少的成语故事。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成语故事?(旧知识导入法) 生:(学生说成语故事的名字,或找一个学生说一个成语故事(讲故事导入法)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非常好,有机会我们开一个成语故事会,好不好? 生:好! 师:每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成语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再学一个成语故 事《刻舟求剑》。(板书课题)看看《刻舟求剑》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 么道理?(讲解谈话法) 本段导入语采用了综合性导入法,有旧知识导入法、讲故事导入法、谈话激趣法。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一)通过对学过的成语故事《坐井观天》的回忆,加深学生对"成语"的认识和理解。二)通过说说读过的成语故事,既可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三)在师生的谈话中告诉学生准备开成语故事会、每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成语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本课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提问将紧紧围绕"刻舟"、"求剑"来设计,也就是抓住故事中的"那个人"不小心把宝剑掉到江里后,他的一系列做法和想法着手,帮助学生理解:宝剑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船不停地向前移动,刻的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还从船上刻的地方跳到水里捞剑,是不可能捞到的。 设计的主要问题是:一)宝剑掉到江里后,"那个人"做了什么? 二)"那个人"能找到宝剑吗?为什么? 三、重点讲解: 根据上述设计本人觉得在理解成语含义,领悟成语中的道理时需要插入适当的讲解。在学生回答"那个人"能不能找到宝剑问题时,采用电教媒体"演示船移动,而宝剑却不能移动",帮助学生理解。 师:先让我们看一段动画。(教师放课件)宝剑刚掉下时,"那个人"刻的记号有没有作用? 生:有。 师:船靠岸后呢? 生:刻的记号已经不起作用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船向前移动,而宝剑不能移动。 师:"那个人"能找到宝剑吗? 生:(略)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和讲解把沿着刻的记号不能找到宝剑的道理叙述清楚了,解决了学生理解的难点。 四、教学结束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 事情,情况变了,处理事情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否则会犯错误。谁能用刻舟求剑说一句话? 生:(略)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一些成语故事,到开成语故事会时不仅能说故事,还能 说出其中的道理。能不能做到? 生:能。 通过教师的讲解把刻舟求剑的道理说得更清楚明白;其次,通过让学生用刻舟求剑说一句话,可以检验和巩固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第三,与导入语相互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思考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 6 刻舟求剑 宝剑掉到江里--刻记号--能不能找到宝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