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小学 卜金凤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契、矣、岂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了解古今词义表达的不同,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谈话激趣:
我们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你喜欢寓言故事吗?知道寓言有什么特点吗?这么喜欢寓言故事,老师推荐几本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
2、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3、介绍、补充《吕氏春秋》资料。
(二)自读译文,感知故事内容
1、自读译文,边读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文,并汇报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导朗读句子
(1)、“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船已经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4、齐读译文
(三)初读感知文言文
1、放声读文,说说读后的第一感觉。
2、知道古今词义在表达上的不同。
(1)、说说古今词义的不同之处
(2)、小结: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字已经被现代文中的双音节字所代替,因而现代文浅显易懂。
(四)闯关,诵读、理解文言文。
1、第一关——读准、读通文言文。
圈出读不准的字,同学间相互教一教,读不通的句子多读,相机指导读准:涉江 遽 契 矣 惑
2、第二关——理解文言文。
(1)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 同桌合作借助译文理解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A、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B、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汇报。先读句子,再解字义,然后解全句。(提醒学生边听边作批注)
3、第三关——融入情感,品读文言文
(1) 说说读好文言文要注意些什么?(停顿、重音、语气、节奏)
(2) 指读,男、女生互读,全班齐读等。
4、第四关——讲故事,口头改编文言文
要求:清楚、完整地讲述故事,可配上自己的表情、动作。
(五)速读文言文,悟寓意
1、学生快速阅读文言文。
2、四人小组讨论:(1)求剑人为什么求不到剑?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说说自己或周围的人有没有做过刻舟求剑这样的事?
(七)课堂总结
寓言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寓言中的道理耐人寻味。今天,我们领略了文言文独特的韵味,它是那样的凝练,仅仅53个字,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笑的楚人,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最后的几分钟里,你能谈谈这节课的感受或对老师的评价吗?
七、板书设计
方法
刻舟求剑
(战国)《吕氏春秋》
剑落 船行
(原地) (变化)
不墨守成规
因循守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