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二题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一、首段行文艺术

在文科班上《谏太宗十思疏》时,一个叫欧阳雨珊向我提了个问题:首句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下来是“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为什么首句的顺序是“木”“流”“国”,而第二句却变成了

“流”“木”“国”?

这的确是个问题,是备课所没考考虑到的。笔者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把第二句作些改变,与首句中的三个分句顺序保持一致,然后让学生回答:变动

后的句子,是否合适?学生一致觉得变后的句子,不仅与首句内部分句顺序保持一致,

而且又能与尾句相应。总的来说,行文思路清晰。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意见后,提出问题:魏徵如此行文,是犯湖涂,还是有意而为,别有用意呢?

学生们都认同后者,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笔者想拓展开来,让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看看在行文上与《谏太宗十思疏》有无相同点。这时一位带了第一册语文书的同学回答道: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总括马克思的毕生成就时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接下来却是先写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贡献,即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后写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家如何领导欧美的无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国家进行战斗。

笔者还请学生背初中读过的《朱元思书》,读后说说它与《谏太宗十思疏》首段在行文思路上的相同点。学生们有了如下发现:

吴筠的《与朱元思书》首段概括写富春江两岸的美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先说,后说。而下文在分段作具体描写的时候则先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后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最后由笔者总结这种行文技法的妙处:“文似看山不喜平”,三位名家之所以作这样行文思路安排,一是为了使突出了文章的重点,二是使行文富有变化,不凝滞呆板,

去除了平铺直叙,给我们提供特别的审美体验。

笔者提醒学生注意,这种行文技巧,要注意运用的原则,这就是“变而不乱”不能影响内容的表达。

这一问题的解决得力于教学之余曾看过江苏南京师大文学院吕威教授的一篇题为《教<谏太宗十思疏>一得》,是吕教授的文章提醒了笔者该如何应答学生的问题。在此,特别感激吕教授。

、全文中心论点

在备课时,发现《教师教学用书》与另一本教辅用书在文章的中心论点上看法不一。前者认为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后者认为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该如何取舍呢?

笔者首先通看《谏太宗十思书》未删节的原文,为了方便分析,照录如下(加蓝色字体为删节的句子):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接着梳理文章内容与思路。

文章开篇先用“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个人们耳熟能详比喻从正面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观点。这一观点,居全篇之要,紧扣一字,显出全文之纲。国之安是目的,而积其德义则是手段,是途径。接着又用原来比喻从反面强调这一主旨。而后从人君特殊地位和职责出发推出这一主旨具体内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由此,不难看出作者一个清晰思路:思国安必先积德义积德义对人君来说,就表现在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之,人君当:思虑国家安定,思谋国运长远,思考为政得失,思量潜伏危机。

再接下来,行文继续沿人君游走前行,从历史的兴替出发,引古论今,总结凡百元首”“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得失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并在进一步分析造成的具体原因时精辟地指出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同时重墨揭示出两者在政治上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后果。作者意要强调不可“功成而德衰”,要太宗记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可以说前两段重在说理,主要是分析为什么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问题。

接下来的十思可算是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具体诠释。

全文的思路表现为:

为什么“必积其德义(一是人君权重位大,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二是历史教训,人君须警惕傲物的可怕后果 )

如何“积其德义”,这就是“十思”(第一、二思戒奢侈 ,第三、四思戒骄傲 ,第五、六思戒纵欲,第七、八思戒轻人言,第九、十思戒赏罚不公)。

正如《古文观止》说通篇只重一思字(从起,到‘无思’结束),却要从德义上看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全文的核心观点。不能单从第二自然段来解释文章的主旨,居安思危不能作为全文中心论点。居安思危处于第一段落笔位置,并非是第二段的要义。第二段落笔于谈的是挽救德衰竭诚积德义的问题。这也可算一个充分的理由。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研究设计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二题,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我爱故乡的杨梅
    引进一点参读材料——《皇帝的新装》…
    引进一点参读材料——《皇帝的新装》…
    小猫钓鱼
    夏夜荷花
    海滨小城
    手术台就是阵地
    吃山顶上的草
    麻雀
    小松鼠看错了
    参观人民大会堂
    诚实的孩子
    工人代表(3课时)
    语言的魅力
    万里长城
    小珊迪
    我与地坛
    《宽容》序言
    读《伊索寓言》
    米洛斯的维纳斯
    涉江
    灯(第二课时)
    高二新教材《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高考作文训练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谈〈水浒〉的人物与结构》
    智能鼠
    义务投递员
    沁园春·长沙
    美丽的公鸡课堂实录
    听训
    鸬鹚
    吃虫的植物
    老水牛爷爷
    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将相和》…
    利用阅读教学,渗透思想教育-------试…
    沁园春·长沙
    海边观潮头——从高考改革谈如何加强…
    《故乡》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
    谏太宗十思书(原文)
    《春》教学设计集评——《春》教例评…
    美丽的小兴安岭
    儿童城
    威尼斯
    《“定位选句”题解题方法指要》教案
    《包身工》的分合比较教学
    真正的荣誉
    快活的小河
    称象
    泉水
    手术台就是阵地
    《谏太宗十思书》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参考书之资料
    教学设计要弦外有音——《小橘灯》教…
    藤野先生
    临淄区“四主”课堂教学展示会之《愚…
    大量阅读 双轨并行——电子阅览课(方…
    高一|《谏太宗十思书》
    《谏太宗十思疏》(第一课时)开课教…
    的仿写示例
    倔强的小红军
    屈原列传
    太阳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屈原(节选)
    雷雨
    故都的秋
    胡同文化
    谏太宗十思书
    谈谈孔乙已的偷——《孔乙已》教例评…
    《小山村》一课教学设想与教案
    整体赏析——《小石潭记》教例评析
    板块碰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大海的歌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葡萄沟
    王二小
    曼谷的小象
    笋芽儿
    北京
    回声
    狼牙山五壮士
    谏太宗十思书.
    《庐山云雾》第一课时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附背景资料)
    真正的友谊
    鸟的天堂
    《绿》第一课时教案
    《我是一条的小河》说课
    琐忆
    我是一条小河(第二课时)
    品文鉴美入境抒情——小学语文第六册…
    大胆取舍 突出重点———小学语言第十…
    改造我们的学习
    抓住人物特点 理解人物品质——小学语…
    全神贯注
    《谏太宗十思书》练习
    《谏太宗十思书》教案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的组合美——《岳阳楼记》教…
    窗台上的蜜桔
    点金术
    寸草报得三春晖── 一堂为母亲节设计…
    谏太宗十思书
    在文学欣赏中解放人的心灵——《项链…
    关于《 归去来兮辞》
    正确归因  不断进步——考试之后的一…
    谏太宗十思书
    又读《谏太宗十思书》
    谏太宗十思书2
    谏太宗十思书3
    一线以串珠——《最后一课》教例评析
    荷塘月色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