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一、首段行文艺术
在文科班上《谏太宗十思疏》时,一个叫欧阳雨珊向我提了个问题:首句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下来是“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为什么首句的顺序是“木”“流”“国”,而第二句却变成了
“流”“木”“国”?
这的确是个问题,是备课所没考考虑到的。笔者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把第二句作些改变,与首句中的三个分句顺序保持一致,然后让学生回答:变动 |
|
|
|
后的句子,是否合适?学生一致觉得变后的句子,不仅与首句内部分句顺序保持一致, |
而且又能与尾句相应。总的来说,行文思路清晰。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意见后,提出问题:魏徵如此行文,是犯湖涂,还是有意而为,别有用意呢?
学生们都认同后者,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笔者想拓展开来,让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看看在行文上与《谏太宗十思疏》有无相同点。这时一位带了第一册语文书的同学回答道: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总括马克思的毕生成就时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接下来却是先写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贡献,即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后写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家如何领导欧美的无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国家进行战斗。
笔者还请学生背初中读过的《朱元思书》,读后说说它与《谏太宗十思疏》首段在行文思路上的相同点。学生们有了如下发现:
吴筠的《与朱元思书》首段概括写富春江两岸的美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先说“山”,后说“水”。而下文在分段作具体描写的时候则先写“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后写“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最后由笔者总结这种行文技法的妙处:“文似看山不喜平”,三位名家之所以作这样行文思路安排,一是为了使突出了文章的重点,二是使行文富有变化,不凝滞呆板,
去除了平铺直叙,给我们提供特别的审美体验。
笔者提醒学生注意,这种行文技巧,要注意运用的原则,这就是“变而不乱”不能影响内容的表达。
这一问题的解决得力于教学之余曾看过江苏南京师大文学院吕威教授的一篇题为《教<谏太宗十思疏>一得》,是吕教授的文章提醒了笔者该如何应答学生的问题。在此,特别感激吕教授。
二、全文中心论点 |
|
在备课时,发现《教师教学用书》与另一本教辅用书在文章的中心论点上看法不一。前者认为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后者认为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该如何取舍呢?
笔者首先通看《谏太宗十思书》未删节的原文,为了方便分析,照录如下(加蓝色字体为删节的句子):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接着梳理文章内容与思路。
文章开篇先用“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喻从正面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观点。这一观点,居全篇之要,紧扣一“思”字,显出全文之纲。“国之安”是目的,而“积其德义”则是手段,是途径。接着又用原来的比喻从反面强调这一主旨。而后从人君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出发推出这一主旨的具体内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由此,不难看出作者一个清晰的思路:“思国安”必先“积德义”,“积德义”对人君来说,就表现在“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之,人君当“思”:思虑国家的安定,思谋国运的长远,思考为政的得失,思量潜伏的危机。
再接下来,行文继续沿“人君”游走前行,从历史的兴替出发,引古论今,总结“凡百元首”“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得失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并在进一步分析造成的具体原因时精辟地指出“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同时重墨揭示出两者在政治上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后果。作者意要强调不可“功成而德衰”,要太宗记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可以说前两段重在说理,主要是分析“为什么”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问题。
接下来的“十思”可算是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具体诠释。
全文的思路表现为:
为什么“必积其德义”(一是人君权重位大,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二是历史教训,人君须警惕傲物的可怕后果 )
如何“积其德义”,这就是“十思”(第一、二思戒奢侈 ,第三、四思戒骄傲 ,第五、六思戒纵欲,第七、八思戒轻人言,第九、十思戒赏罚不公)。
正如《古文观止》说“通篇只重一思字(从‘思’起,到‘无思’结束),却要从德义上看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全文的核心观点。不能单从第二自然段来解释文章的主旨, “居安思危”不能作为全文中心论点。“居安思危”处于第一段落笔位置,并非是第二段的要义。第二段落笔于谈的是挽救“德衰”而“竭诚”的“积德义”的问题。这也可算一个充分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