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文中最能够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尝试把这些词语删去,或者换一个词语,再读出来,看看表达上有何差别。
目的:联系语境,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明确:揣摩语言要联系语境,因为语境时时处处关系到语言表达。
语境,是运用语言的环境,有外部(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文章中心、上下文等)之分。
就本文而言:
特定的场合:墓前、葬仪
特殊的身份:作悼词者、亲密战友
特殊的感情:哀悼、赞颂
语言揣摩的例子可根据本文语言品味的重点确定,具体可参照“设计二”。
施永忠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3、体会演说词的论辩思路。 教学难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词语的表达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领悟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科学的发展是经历了很漫长的时期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会出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以超人的智慧发现了许多客观规律,以卓越的理论去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在复杂的社会科学领域,正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总结了资产主义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这就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以其卓越的功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歌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的导师。 二、预习检测: 1、纠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霍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摩索。(豁、摸) B、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膛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腔) C、只能感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误蔑的人。(诬) 2、选词填空,并区别这些近义词: A、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安心、安静) B、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发现、发明) C、但是马克思在他们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独特、独到) (区别略,以上词语很容易区别,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同义词的区别方法分析辨别。) 三、分析第一段: 1、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点明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 明确:第一处详细点明逝世的时间,表达了一种庄重的意味;第二处极言时间之短,既表现了“我”的痛苦和惋惜,又揭示和赞颂了马克思忘我工作的精神。 2、本段写马克思的死何以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这些短语来表达? 明确:在这里作者采用了讳饰的手法(所谓讳饰,就是因为某个原因,不便直接说出某个意思,而是以比较委婉而又含蓄的语言表达意思),既表现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敬重,又表现了自己的悲痛之情。 小结:本段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四、分析二~五段: 1、第二段是从哪些角度来评说马克思逝世造成的损失的? 明确:一是从对象(无产阶级、历史科学);一是从程度(不可估量);一是从后果(空白);一是从时间(不久)。作者不断变换角度,主要是强调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2、从后文内容看,第二段起何作用?它与后两层在内容上是何关系?结构上又是什么关系? 明确:从后文看,第二段起总纲作用,与后面两层是因果关系;结构上是总分关系。 3、第三段一共有几个句子,试讨论其句型结构。 明确:这是一个复杂单句。“正像……一样”是前置状语;“马克思”是主语;“发现”是谓语中心词;“规律……做得相反”是宾语中心语;“人类……发展”是定语。 4、第三段冒号后面的文字是一个复句,试分析这个复句。 明确:①||(条件)②|(因果)③|||(并列)④||(因果)⑤|||(并列)⑥ 5、“不仅如此”中的“此”指什么?第四段和第三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 明确:“此”指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四段和第三段在结构上是递进关系。 6、第四段中最能体现马克思第二个发现的作用的词是哪一个词?试具体解释这个词语的含义? 明确:豁然开朗。剩余价值的发现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并解决这一社会的根本矛盾开辟了正确道路,对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7、第五段中“这样两个发现”指什么? 明确: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8、第五段第3句中的“很多”“不是浅尝辄止”各是从什么角度去叙说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的? 明确:广度和深度。 小结:这一部分主要叙说马克思在科学(历史科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赞扬了马克思卓越的见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附板书内容: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补充作业:印发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处理课后练习一。 二、分析第6、7段: 1、“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就是这样”中“这样”指什么? 明确:指上文所说的马克思在很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很深入。 2、为什么“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明确:因为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些新发现必然能带来历史的发展、革命的发展。 3、两个“密切注视”体现了马克思怎样的科学观? 明确:他是通过了解科学的发展来了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发展的。 4.作为一个革命家,马克思具有怎样的品质? 明确:对革命满腔热情,对无产阶级事业坚忍不拔,对工作卓有成效。 5.第7段和第6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前者谈革命成就,后者谈科学研究,内容上是并列关系,逻辑上是因果关系。 6.为什么说“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明确:因为马克思无论研究科学或是从事革命活动,都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 7.第7段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分三层。首句为一层,点明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2~4句为二层,概括马克思革命的一生;5句为三层,简述马克思的革命活动。 小结:这两段叙说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全身心投入到自己事业中的伟大精神。 三.分析第8、9段: 1.“正因为这样”中“这样”指什么? 明确:指前一段所说的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卓绝表现和成就。 2.“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中“这一切”又指什么? 明确:指资产者“诽谤他,诅咒他”。 3.“敌人”和“私敌”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敌人”指无产阶级的共同的敌人;“私敌”指与马克思的个人利益相冲突的人。 4.第8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评价马克思? 明确:对比。把资产者和无产者对马克思的态度作对比,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 5.第9段“永垂不朽”是什么意思? 明确:本义是永远流传,不可磨灭。这里指马克思的精神和他开辟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万古长存。 小结:这两段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地位,并对马克思表达最深切的哀悼之情。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补充作业:印刷资料。 五.教学后记: 附录:
[教学目的] 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献身于革命与科学的精神。 理解本文的论述特点--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结构;高度精练、概括的语言);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水乳交融的特点。(重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简介马克思生平;把握全文结构;分析1-3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生平) 今天学习《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