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他自己的观点是他自己的事,你说要避免主观臆断,正如你说你有很深刻的理解,比作者还理解呐喊,但是我可以说你是写不出呐喊的 师:我们理解,并不是要写出来,因为我们是作为一个读者,来鉴赏作品。 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思想的独立,作为老师是教大家不要用单一的感觉去理解,正如鲁迅所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看到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愤然而前行。读者不应该为作者的思想左右,正如绮君写到的,她说读者确是了解了作者的感受,或者仅仅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对鲁迅这篇文章,我们只需要了解鲁迅对孔乙己是爱之深恨之切,更多的反应了弱肉强食…… 师:我们仅仅是需要了解社会的黑暗,而你又说不需要了解这不是矛盾了吗? 生:读文章只是对我们有帮助和提高,而不是你那样对每个字都了解,这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意思 师:什么提高 生:阅读了写作水平 师:我们的思考其实就是在提高你的能力 生:有必要把每句话都拆开吗? 师:我们拆开了吗? 生:你刚才的意思就是把每一句话都理解十分透彻,就拆开了 师:我没有 (生笑) 师:阅读文学作品,你说落后挨打,这是你读出来的,你说不需要了解作者,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没有错,但是要当心,当你面对大师的作品的时候,你的智力水平并不足以应付你和大师的巨大差距,你可能放纵了你的智力和你的感觉,于是把大师降低到你的水平,把作品低俗化,而用经典作品来提高我们水平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因此,要用鉴赏来提高你的思维能力,了解鲁迅的观点并不是为他左右,我们了解他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的观点我们可以不赞成 生:但是过分强调这个,难免让我们落入俗套 师:那是因为你盲从了他的观点而不是我们了解他的观点 生:我觉得这样只能成为一个文学评论家而不是文学家 (学生鼓掌) 师:我觉得……我想我们在上孔乙己的时候,应该是自己寻找自己的答案?你们都想做文学家吗? 生:不想 师:那我们学习文学目的何在? 生:了解历史 师:为什么不学历史呢 生:更多是了解一种美 师:关于文学的意义何在我们到这里,为什么不由鲁迅讲而是小伙计讲? 生(鼓掌)因为人们都知道小孩子是真诚的,就象《皇帝的新装》故事里面说的一样,大家都在赞赏皇帝衣服漂亮的时候小孩子说皇帝什么都没有穿 师:所以故事更有真实性,鲁迅自己讲就不真实? 生:这样批判封建社会,他会受到官方势力的阻碍 师:封建官方势力阻碍?封建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为止? 生:是到清朝末年 师:清朝末年是那一年? 生:1912年, 师:鲁迅写这篇文章是哪一年? 生:1919年 师: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封建社会都不存在了,还要说这里还有官方势力的‘阻碍呢? 生:因为封建社会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 师:这个时候是谁统治的时候? 生:北洋军阀 师:你怎么知道鲁迅写封建社会北洋军阀就会阻碍他呢? 生:…… 师:这个问题是不能主观臆断的,当时比这篇文章批判封建更尖锐的杂文更多,而北洋军阀时期是近百年来中国最自由的时期之一。而且从今天的回答,我必须严肃提出一个问题,今天大家的回答,主观臆断太多,没有证据,没有根据的判断,只能说是你的猜想,而不能说是你的观点。
(时间到,下课)
此文章相关评论:
初雪霁 发表于: 2005/11/07 00:34am 课堂原生态不再赘述我只写当时课后感受:课堂在追问与对答的互动中热烈进行,探讨了孔乙己这个文学形象的典型意义,追问如何有效的从文本中寻求思考点,文学与现实,文学的人文性体现,纵横捭阖,尖锐的对立,言说的迫切,追问的精到与尴尬,火花的碰撞与烧灼,我的学生不时陷入理屈词穷的境地不时又燎原起你说我说他还要说的热浪。(我准备用两节课时间在网上和学生再次讨论我们本课的得失。) 长河落日 发表于: 2005/11/08 05:22pm 教师的追问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回答,教师的思想大胆否定也让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激烈的变换,应该说教师的推理是严密而有逻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生敢说、敢想,这样的师生互动,若干年后,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实现学生自我的扩张,可喜可喜! 惭愧的是,这样的课我上不来,这样的学生我也没培养过,从这堂课中学到了很多!
若曦 发表于: 2005/11/08 09:03pm 这是我看过的最让我痛苦的课堂实录之一。这不是上课,这是作战,老师和学生的拉锯战:老师拼命把学生往文本上引,学生怎么也不肯埋头读书,一知半解自以为是胡乱猜测。孔乙己在哲学、历史和文学理论的夹缝里没法呼吸。
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三个: 1,学生初三的时候读过了《孔乙己》就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所以不肯再下功夫读书 2。老师在课上也不曾让学生读书 3。鲁迅的作品禁得起一读再读。但从老师的提问上来看,老师也没有企图让学生在初中的阅读理解基础上来一个拔高(没给学生提出新的阅读要求)
董隆 发表于: 2005/11/09 08:37pm 给被禁锢的灵魂而言,这样的追问应该是有巨大价值的.此课的价值,我个人认为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的范畴.虽然追问不是来自文本,但来自学生的回答.而学生的回答正是老师要反对的东西.可以说,教师的追问,是因为学生只是鹦鹉学舌的话语,而这就是教师要有意识打破的.但这样的课,反过来有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我不知道这是启迪还是更让学生变得愚蠢.说到这里,让我想起夏瑜的"可怜"和红眼睛阿二的耳光.也许启迪不应该有这样的强制方式.总的来说,此可尚缺乏民主的色彩.
汉书下酒 发表于: 2005/11/11 10:04pm 教初中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我更注重的是对孔乙己的心灵的解读,引导学生去触摸孔那颗千疮百孔的心灵,去感受孔那如秋天的最后一片落叶的无奈的凋零的苦痛。 但今天读了范老师的课堂实录,心里却感受到的是心灵的碰撞与灵魂的拷问。其实,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对我们心灵的拷问,他让我们的心灵痛苦并快乐着。范老师试图教会学生去拷问作品并拷问自己的灵魂,甚至后者大于了前者。这是一个思想着的灵魂与学生的对话,所以学生并不能真正接受并理解。所以这节课必然会因为拷问的指向不明和预想的目标难以实现而受到指责。 但我希望,范老师播下的火种会燎原。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