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题目: 1、怎样防止遗忘现象的产生?
2、学校心理咨询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
3、列举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正确答案:
1、防止遗忘现象的产生,就要组织好复习与练习。
(1)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2)合理地分配复习的时间和内容。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5)指导学生练习、实验、技能训练、活动操作有助于记忆。
(6)采用“记忆术”提高复习效果。
2、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密切联系,二者的工作目标都是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二者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
心理咨询与政治思想工作的区别:
(1)工作目标和范围不同;
(2)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
(3)遵循的理论原则不同;
(4)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
(5)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
3、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之间有相对应的关系。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性。这三种特性的独特结合就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其中有四种类型分别与人的气质类型一一对应:
强、不均衡型————胆汁质
强、均衡、灵活型——多血质
强、均衡、惰性型——黏液质
弱型————————抑郁质
1.《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出现的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其作者是( ) A.昆体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2、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本( )
A.目标
B.途径
C.动力
D.内容
3、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正确答案:
1、A
2、C
3、答案要点: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
(6)变式方法的采用。
(1)~(5)每个要点2分;(6)要点3分。无分析说明扣4~5分
1、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 )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意识形态
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
D.成绩评定
3、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 ( )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
1、A
2、B
3、C 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正确答案:
1、B
2、AC
3、BCDE 1、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2、“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D 2、A 3、答案要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分); (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分); (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1分); (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正确答案:
1、C
2、C
3、B
4、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