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荠菜
|
查询原文翻译和译文的详细结果
|
sp; 挖荠菜 张洁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回忆解放前的苦难,写“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1.写小时候饥饿的状况。 旧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平等 2.写一次被地主的管家追逼,险些丧命的悲惨遭遇。 恐惧、痛苦、孤独、绝望 3.写“我”挖荠菜时的感受。 无上的美味 是一种享受。 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第二部分:(11──14自然段)写解放后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感受和“我”的感慨和希望。
第二课时
一、回顾第一部分的内容。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让学生朗读第11段,然后回答:这一段着重写什么?用了什么写法? 〖着重写解放后对长在野地里的荠菜的怀念。用了衬托和比喻方法。以菜场里的荠菜衬托野地里的荠菜;用“共过患难的老朋友”来比喻荠菜,表达了真切的感情。〗 2.学生默读第12、13段,然后提问讨论。 ○1“我”为什么总要带上孩子们到野地里去挖荠菜? 〖作为一个母亲,总是想把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理想与孩子们分享,希望孩子们能理解“我”的特殊的感情,能从长辈的人生际遇中感悟到写什么。〗 ○2孩子们对荠菜是什么态度? 〖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游戏,后来 “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对荠菜并没有什么感情。〗 ○3“我”为什么会产生遗憾的心情? 〖因为孩子们并不能明了母亲的苦衷和心情。,所以产生遗憾。〗 ○4为什么孩子们和“我”对荠菜的态度不一样呢? 〖孩子们没有经历过“我”小时候的那种苦难,对荠菜没有“我”的那种体验,自然就和“我”对荠菜的感情和态度都不一样。〗 ○5“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是说“我”心里感到不是滋味,难受。因为“我知道,这种赏光似的迁就,并不只是表现在对挖荠菜这一桩事情上,它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有些见解和行为……不顶用了”,“我们”之间有了隔膜。〗 ○6作者对这种现象是什么态度呢? 〖○1“我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2“我”“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3“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让学生齐读“自然……朋友”) 3.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回答:这段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写作者的希望。作者用亲切的语言,希望孩子们能理解长辈过去受过的苦难,理解他们对荠菜的感情。“珍爱荠菜,珍爱生活。”这里的“荠菜”显然是一种得来不易的自由、幸福、欢乐生活的象征。“珍爱荠菜”就是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热爱新社会,热爱新生活。只有珍爱生活,才能懂得什么是幸福,才能得到幸福。这段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总结了全文。〗 4.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要求学生举出例子) 1.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1“我”与孩子们对荠菜的不同感情和态度的对比。 ○2“我”对解放前野地里的荠菜和解放后菜场里的荠菜的不同感受的对比。 ○3解放前后做荠菜的不同方法的对比。 ○4新旧社会的对比。 通过对比,表现了新社会的美好,希望下一代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理解文中夹叙夹议的写法。 〖本文先是形象具体的叙述,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起到了明确中心的作用。作者叙事生动感人,议论深刻入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仿佛和读者促膝谈心,娓娓动听,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让学生举例说明)〗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作者善于把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鲜明而独特、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如2-8段,10段。〗 四、作业布置。 课内完成“一课一练”,课外完成《文段阅读》。
附板书设计 挖荠菜 张洁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回忆解放前的苦难,写“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第二部分:(11──14自然段)写解放后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感受和“我”的感慨和希望。
“珍爱荠菜,珍爱生活。”
对比 夹叙夹议 情景交融
上一页 [1] [2]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翻译和译文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挖荠菜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陈太丘与友期 |
下一篇文章: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