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与朱元思书

查询原文翻译和译文的详细结果

赵静  

吴均

城中:赵静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

   (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

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注意字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

三、学

1、自由朗读,对照课本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讨论。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四、析

1、三读: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谈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就围绕这两句来写)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 

   (请2—3个学生谈看法,要求:利用屏幕上的关键词句,语言流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屏幕,明确—— 

 景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

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 四读:明辨课文的主旨 

全体朗读课文,可利用屏幕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备用: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体”,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与顾章书》、《与施从书》和本篇。  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五、结

1、(多媒体)五读:借助下列面,发挥想象,再现作者所绘美景。

提问: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感受吗?

   (师) 《与朱元思书》一文所绘景色真是美极了!读着吴均的文章,就如同和作者一起游历富春江一样。读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象到眼前广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阔大的胸襟以及从容出游的舒畅心情。

   (生)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      

    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既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意。     

《与朱元思书》一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及心灵的愉悦。  

    六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2、小结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异水” 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在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而且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翻译和译文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与朱元思书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陋室铭》教学设计
    《我为何而生》一文的另类教法
    古典诗词音乐欣赏课
    《梵高传(节选)》教案设计
    《学习写消息》教学设计
    词类活用句式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齐桓公求管仲》实用教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背影》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
    废园外(第一课时)
    我的空中楼阁(第二课时)
    胡同文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记忆
    七颗钻石
    我的呼吁
    《夏天也是好天气》教学实录
    《不朽的失眠》教学构思
    伟人的细胞
    幼时记趣
    寓言四则《画蛇添足》《买椟还珠》《…
    《核舟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
    让文字美和音乐美融合在课堂中──《…
    皇帝的新装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我有一个梦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我 的 呼 吁
    《呐喊》自序
    济南的冬天
    《论语》十则
    皇帝的新装
    综合训练:漫游语文世界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
    作文《我》改评教学设计
    《崤之战》说课稿
    风筝
    雨霖铃——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宽容》序言
    荷塘月色
    陈太丘与友期
    挖荠菜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
    《灯》教案
    我的呼吁(教学实录)
    《琵琶行》课堂实录
    向沙漠进军
    山中访友
    齐人有一妻一妾
    苏州园林
    幼时记趣
    《盘古开天辟地》简单教学设计
    《荷花淀》教案设计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阿里山纪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赏析课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
    荷塘月色
    读书活动课教案设计一例
    《鲁迅诗稿》序
    龚遂治渤海郡
    公输
    《夏》教案
    《名人传》序
    齐桓晋文之事
    《错误》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竞赛》课堂教学实录
    《<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
    醉翁亭记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美猴王
    蜀道难
    饮酒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李白——《将进酒》
    秋水
    《狼》教学设计[仿余映潮先生的板块教…
    建构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孔雀…
    虞美人
    《〈名人传〉序》
    胡同文化
    我的叔叔于勒
    《名人传》序
    《风筝》教学设计
    高考复习专题教案——仿写句子
    水调歌头
    《将进酒》教学方案
    仿写句子
    《故乡》说课课案
    《荷花淀》教学实录
    《将进酒》
    艺术展亮相世贸天阶《将进酒》刻上酒…
    说课指导《名人传》序
    《名人传》序.
    解读《〈名人传〉序》
    《名人传》序·自测题
    朴实自然,蕴藉典雅:谈谈《胡同文化》…
    《风筝》问题探讨
    《风筝》读后感
    仿写句子的方法与技巧
    仿写句子训练
    《山中访友》赏析
    出师表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