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化学 >> 九年级上学期 >> 化学九年级上学期试卷分析 >> 正文

 

衢州市五校联考九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查询化学九年级上学期试卷分析的详细结果

浙江省开化县第二中学余利军

 

一、             对试题的评价(覆盖面、难度、考查目标、题型、文字表达等)

2008衢州市五校联考九年级科学试卷的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试卷结构与中考保持高度一致——题型包括选择、简答、实验探究、分析计算四个大题,而且每题的题量及分值都与中考相同。试题突出了探究性、整合性、地域性、时代性,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与运用,又充分结合人文教育。试题难度适中,但试题的灵活度较大,命题素材新颖,贴近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的实际,强化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本卷测试范围九上科学1.1—3.3。试题以08年考试说明为依据,试题覆盖面广,充分考查考试说明中的各知识条目,各部分比分适当(一、二章化学部分占165分,第三章物理三个小节占40分)。

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得到了加强,如在一些新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整体上试题难度系数适中,符合预定的0.75的难度系数----我校平均分150.23.但是本试题的失分点多集中在选择题与简答题上;另外在打印上有几个小错误,这也是我们科学组工作上的失误:16题选项A.NaClCaCl2 误打成了A.NaCCaCl2;答卷纸上的“磅秤误打成了“磅称。这也不能不说是该试题的一个瑕疵。

(体现整合,突出综合性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及环境科学诸多内容,。本次的科学试题一改以前过重的分科痕迹,较好地进行整合,突出科学学科的综合性。

试题:362007 10月311715分“嫦娥一号”进行了第四次变轨,与前三次加速变轨相比难度更大。推力为490牛顿的发动机要通过连续约10分钟的点火工作,使体重2300公斤的‘嫦娥’的飞行速度迅速达到地月转移轨道的最低限速,这个过程“嫦娥一号”通过了约30万千米的路程,“嫦娥一号”的飞天历程堪称完美,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新高度。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发射“嫦蛾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 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2)偏二甲肼中各元素质量比为多少?

3)将第四次加速变轨通过的路程看成直线,这个过程中推力做的功是多少?

4)发动机点火工作10分钟的功率为多少?

5)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氢,点火后产生的火焰,似乎给‘嫦娥’穿上了一件艳丽的花裙煞是好看。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评析:本题以嫦娥一号”为载体,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计算、功及功率的计算、氢气的可燃性等知识,突出了科学学科的综合性。综合题充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跳出局部,回归整体,克服了学科本位思想,使学生看到不同知识之间,不同学科之间有联系,让学生在原本自然的空间来领悟科学的思想、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体会知识交融和谐的科学美。

 (突出操作性和探究性

科学课程的设置旨在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实验是体现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本试题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关注科学实验,关注科学探究,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试卷中不同梯度的实验探究题,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整份试题共有4大题,38小题,在每一大题中都涉及了实验及探究的内容:第9题、12题考查科学探究的结论得出;第14题、19题、20题考查实验探究中实验方案的设计;第25题考查废液中成分的分析;第26题考察“蓝色水”成分的鉴别;第28题考查实验方案的撰写;分析计算题中38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数。而实验探究题部分则以时事热点“南方大雪灾”、“祥云火炬”、日常身边的教学用品“粉笔”、春节的“擦擦炮”、“搬科学器材时功率的测定”展开探究活动。

试题:二中新购了一箱科学器材,小云同学将它从一楼搬到三楼,小彬同学想测定小云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实验器材】磅秤、卷尺、________

【实验步骤】

⑴小彬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云上楼所用的时间t

⑵请你写出计算功率的表达式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原理、器材的选择、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对于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使学生明白探究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渗透环保,突出教育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环保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环保的恶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合成塑料白色污染等已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环保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保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环保科学知识,培养他们运用环保科学基础知识对环保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他们对环保负责的观念行为,养成自觉保护环保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对保护环保应有的道德和责任感。本次的科学试题对此也有所体现:

试题:4.我国政府规定,自61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据了解,大多由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再生塑料制品(如一次性塑料袋),对人体是有害的。下面对一次性塑料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    B.生产一次性塑料袋的原料是天然纤维

 C.一次性塑料袋是有机物组成的         D.一次性塑料袋是“白色污染”之一

34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不仅有着完美的外表,而且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

(1)       火炬点燃后,其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某校环保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如下装置(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对丙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进行了检测: 

经分析,丙烷燃烧后的气体可能含有C0C02H2O。将上述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完整,使之尽可能检测出丙烷燃烧后的产物。你设计的连接顺序为:燃烧后的气体→        BD

(2)       该小组的同学按合理的连接顺序进行检测.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如下:

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分析可知,丙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为            

评析:这两题分别以 “限塑令”和“祥云火炬”为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及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让学生在试题中的解答中感受到了环保的必要性,培养了自我的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

 (链接生活,突出时代性、应用性

试题中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的理念。本次科学试题中纯记忆题目较少,知识应用的比分较多。而且题目贴近生活,把基础知识放在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和当前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1.     把基础知识融在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和当前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中,突出时代性。

试题以北京奥运、“三聚氰胺”、限塑令、嫦娥一号、汶川大地震等社会热点编制,紧密联系生活、时代。

试题:232008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下表是三聚氰胺的有关信息:

编号

化学式

C3N6H6

外观

白色晶体

溶解性

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

熔点

354

升华

300

毒性

低毒

稳定性

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酸碱性

弱碱性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化合物属于          化合物;(填写“无机”或“有机”)

2)在上表给出的信息中,属于该化合物物理性质的有(填编号)            

 评析:本题以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为题,在社会热点中考查物质的分类及性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以致用。

2.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应用性。

试题:5.为了确保大灾后无大疫,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医务人员在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液,其中有一种消毒液叫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次氯酸钠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评析:本题以汶川灾区的防疫为题,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初中科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往在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传统价值观下,不少学生难以体会到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切实意义,学习兴趣缺失,学习动力不足。本试题同样注重考试问题的实用性,强调学生经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对于现实生活的解释能力,突出了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如第2题的、第10题的“奥运感动瞬间”、第5题的“汶川大地震”、第27题的“神七上天”、第29题的“杭州湾跨海大”、第31题的“绿色奥运”,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令人印象深刻。

试题:27.“神舟七号”上天,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标志和象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七”航天员要进行舱外操作,为了适应太空生活,训练航天员在水池中进行。

如果航天员将呼出的CO2气体全部排入玻璃缸内的水中,则水的pH将会           

其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  (过氧化钠)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再生氧气。用KO2(超氧化钾)代替Na2O,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用Na2O2KO2分别与CO2反应产生等量的氧气,所需要Na2O2K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Na2O2KO2分别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4KO2+2CO2 == 2K2CO3+3O2)

 (3)假设“神舟七号”回收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回收舱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评析:本题“神舟七号”为题考查CO2以的相关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计算、机械能的转变。它弘扬的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体现了人文主义与科学完美给合。

二、             对学生知识质量、能力状况的评价的评价(学生掌握比较好的部分、比较差的部分、突出的问题及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原因分析)

从试题分析来着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对于在一些新的情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而且阅读能力不容乐观。

(一)  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一些基本概念及原理模糊

试题:9.小章同学在探究“碳酸钙性质”实验时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A.将碳酸钙粉末放入水中,有沉淀,所以碳酸钙难溶于水

B.将碳酸钙粉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有沉淀,所以两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C.将碳酸钙粉末加入盐酸中,有气体产生,所以碳酸钙中有碳酸根存在。

D.高温加热碳酸钙粉末,会分解,因此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制造生石灰。

评析:错解:C;本题的命题不是很科学,以致于有些同学认为加入盐酸中有气体产生并不能说明有碳酸根存在。事实上选项B中碳酸钙与硝酸银溶液如果能反应的话是盐和盐反应,要求两者都是可溶的,而事实上碳酸钙是一种沉淀物,因此反应是不能发生的。

试题:

8.小明和小强用如图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小于物重G)的滑轮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F,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η。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F  η<η       B.FF      η<η

CFF  η>η             D. FF     η=η

评析:错解:B;学生能正确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且明白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没有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含义,误以为越省力机械效率越大:该题中对于机械效率的比较在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比较额外功的大小不同。

(二)  在新情景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试题:1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后来,汉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哑泉安乐泉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是(   

A. NaClCaCl2    B.Na2SO4KCl    C.BaCl2NaNO3    D.CuSO4Ca(OH)2

评析:错解:C;本题利用三国中的故事考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重金属离子是有毒的,要解毒必须使之转变成沉淀物。有些学生对一些新的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实验探究能力薄弱

试题:25.在初中毕业生科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奇抽到的题签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他选择紫色石蕊试液完成了这个实验。一直喜欢科学探究的他在得知成绩合格后,立即向老师询问,知道了样品1为稀氯化钠溶液,样品2为稀盐酸,样品3为稀碳酸钠溶液。细心的小齐还发现自己废液缸里的废液呈现红色。请你帮助小奇分析:

废液里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石蕊试液和水不填)。

废液呈现红色的原因可能是          (从实验前配制样品或小奇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答一点即可)。

评析:错解:C;本题难度较大。最后废液缸成红色,可知溶液呈酸性,因此废液中一定没有碳酸钠,而成红色可能是稀盐酸造成的;也可能是稀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因此废液里一定有的物质是氯化钠。

(四)  审题不够仔细

试题: 15.如右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的是下列的(    

   A .硝酸银溶液、氯化氢

   B.水、一氧化碳

   C.稀硫酸、氨气

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评析:错解:A;审题不细——“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的是”,没有看清关键字“不”。

三、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及今后改进教学的设想

从本次五校联考科学试卷和考后各方面的普遍认同的情况分析,我校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是:班级与班级间存在着不平衡;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平衡。通过对于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我们认为我校要想在2009年中考科学学业考试有所突破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试说明》,逐条地有针对性地复习。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是基础教育的主根系,是学生具有科学素质的必备条件,是转变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保障。无论学业考试试题怎样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一定是根据科学素养的要求,具体的体现就在于《考试说明》,因此在科学总复习前一定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对考试的范围、要求和难度了然于胸,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对《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条目和基本能力要求必须逐条落实,对其中暂没有掌握的,更应该花时间和精力去弄明白。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对每个概念、规律真正理解其意义、应用的方法,避免死记硬背,这样才能思路清晰、应用恰当。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与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多想想身边的事物是属于某种现象,可用什么知识加以解释,促进师生在学习科学中重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但也不可以脱离《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而沉溺于题海之中,特别是见到新鲜题,马上就做,做不了就花大力气去啃,那样只会劳神费力又收效甚微。要对《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加以概括、提炼,使其在大脑中条理化、模块化,抓住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把课本“由厚变薄”,便于理解与记忆。

(二)重视科学探究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中考试题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关注科学实验,关注科学探究,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做实验。

《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总复习和应考中对此都应十分重视。要非常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训练,检验自己熟练掌握的程度,关键是理解精神,如对科学猜想,不是记住什么叫科学猜想,而是要能针对具体的情景和问题,提出符合科学要求的有价值的猜想。同时要培养自己应对不同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应用能力,能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命题和科学的实验设计。熟悉“猜想假设——实验探究——验证结论”的探究型试题解题方式。

(三)重视表达能力的提高,强化文字叙述的训练。

随着对《课程标准》理解能力的提高,情景化问题比较频繁地出现在考试中,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做到既要紧扣问题本质,又妥帖运用相应的科学概念和规律,同时保证语言通顺、准确和精练。注重培养学生从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通过一定的训练,把自己的答案与正确的结果进行对照,细心体会自己学习上的弱点和漏洞,才能加以改正。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运用科学语言的能力。

(四)  重视实验能力的提高,强化实验原理和基本要求的训练。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也是《课程标准》的重点要求,因此实验题是科学考试中必然出现的试题。作为纸笔形式的实验考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复习: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有哪些及其作用和安装;实验步骤如何设计和完善;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与可能产生的故障以及故障的排除;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判断与表述能力。总之,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原理要过关,同时要关注探究性和创新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化学九年级上学期试卷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衢州市五校联考九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