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张九龄 >> 正文

 

[图文]张九龄:宰相诗人传风度

、先富起来的张九龄后裔召集起来,群策群力,相信张九龄故里的发展和腾飞指日可待。
 专家对话

    原韶关师院教授黄志辉:岭南诗祖应该加强研究

    研究张九龄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许多方面还带有现实意义。19 89年3月,韶关市召开了张九龄诞辰131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筹委会收到海内外学者提交的论文120篇,最后选出28篇编辑出版了《张九龄研究论文选集》,其中包含纪念性论文,政治学、历史学论文,文化史、思想史论文,文学论文,经济学论文和考证性、资料性论文等几大类别。这次大会可以说是张九龄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但我认为学术界还没有把张九龄放到应有的位置,以至于一度有人撰文称“寂寞张九龄”。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在2003年出版的《唐诗宋词十五讲》里认为,唐诗以张说为导向,以张九龄和王维为核心,由李白来总结并升华。作为“岭南诗祖”的张九龄应该被中国人尤其是广东人所了解、熟悉。加大宣传力度,把我们广东土生土长的文化名人宣传出去是岭南人义不容辞的工作。

    作为旅游城市,韶关应有相对的景点供世人了解张九龄。此外政府方面应该协助成立张九龄展览专馆和张九龄地方研究室。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景全:名冠青史后辈岂能不知

    张九龄和赵佗、冼夫人等并称为广东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在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下,一批文化名人丛书将陆续推出。我正在写的就是张九龄。张九龄在以往被研究得并不多。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其实他也是中国文学史不能忽视的人。加上他又是广东人,出生、逝世都在韶关,又有“岭南千年第一人”等美誉,作为岭南后辈,岂能不知张九龄

    也许是由于长期在外当官的缘故,张九龄故乡的遗迹并不太多,但是现在听说韶关要重修风度楼,始兴也已经有九龄步行街、九龄公园等纪念建筑,这是可喜的。

上一页  [1] [2] [3] [4] [5]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张九龄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张九龄:宰相诗人传风度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感遇十二首(其四)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唐朝盛衰的分水岭
    【唐朝·张九龄】曲江风度世无双,字
    张九龄
    张九龄诗鉴赏 感遇(其一)
    张九龄与南海神庙
    《全唐诗》卷四十九 张九龄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
    海内外张九龄后裔代表会聚粤北商议重
    望月怀远
    耒阳溪夜行
    浈阳峡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寂寞张九龄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感遇诗
    珠江文化诗圣张九龄
    感遇(其七)张九龄
    赋得自君之出矣
    感遇(第七)
    望月怀远
    张九龄与梅关古道
    感遇十二首(其七)
    感遇十二首(其四)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张九龄:唐朝最有风度的宰相
    望月怀远
    归燕诗
    归燕诗
    归燕诗
    张九龄《望月怀远》赏析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诗歌鉴
    千古名贤张九龄
    张九龄诗全集
    张九龄罢相:大唐盛世的变奏
    大唐诗人——张九龄
    《归燕诗》诗词全文
    唐玄宗为啥不喜欢张九龄
    张九龄:曾当过桂州都督的开元贤相
    南粤先贤――古代珠江文化诗圣张九龄
    张九龄故居
    张九龄:大唐名相 风韵久长
    张九龄
    感遇·其二
    望月怀远
    张九龄:宰相诗人传风度 名冠青史后辈
    《感遇》诗词全文
    感遇诗词赏析
    感遇 诗词赏析
    《感遇》 诗词全文
    李林甫挤兑贤相张九龄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
    《望月怀远》诗词全文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诗词全文
    《赋得自君之出矣》诗词全文
    张九龄后裔韶关祭祖
    张九龄押鼠上京城
    唐末诗人张九龄
    张九龄秉公断案
    感遇·其一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