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in >> 辛弃疾 >> 正文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淳熙六年(1179年)春,辛弃疾从湖北调往湖南,由安抚使转任运副使。他想到自己马上就满四十岁了,却尽在这些闲职里转来转去,再也不能挥戈北上、收复故园,心里格外难受。借同僚置酒饯行之际,他写了《摸鱼儿》词: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全词结构严谨缜密,章法井然有序,语言柔媚缠绵,骨子里却沉郁悲壮。梁启超评曰:“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此词中,辛弃疾表面伤春吊古,实则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比兴描写,表达了忠而遭谗、壮志难酬的激愤。“玉环飞燕”借指奸臣当道;“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之语,暗喻南宋日薄西山、前途暗淡,牢骚之怨,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因此,宋孝宗听人传唱时,很不高兴,可也没弄“文字狱”来处分他。

  到了湖南长沙之后,辛弃疾整顿乡社、改革税法、弹劾贪官、兴办教育等,搞得有声有色。鉴于江西、湖北、湖南诸路,曾多次爆发小规模的动乱,辛弃疾上书孝宗,认为必须“讲求强盗之术”,要求在湖南创建一支新的军队。

  宋孝宗特批了。

  辛弃疾大喜,立即着手行动。他选择五代马殷在长沙的营垒故地,修建新的军营,并计划一月内完成。可是,刚开工就碰上了绵绵秋雨,修造营栅所需的20万片瓦无法烧制。辛弃疾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下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将所需瓦片全部筹足。

  一月不到,长沙城内便飘起了“飞虎军”的旗帜。辛弃疾挑选了精兵强将,组成步兵2000、骑兵500,亲自坐镇,严明军纪,督导训练,建成了一支英勇威严的“飞虎军”,成为当时最精锐的一支军队。在此后的三四十年,“飞虎军”都是“江上诸军之冠”,是南宋中后期维护湖南政治局势的军事支柱,连金人都称之为“虎儿军”,十分畏惧。

  但辛弃疾在创建“飞虎军”时,曾受到不少人的阻挠,枢密院甚至下了一道“御前金宇牌”,命令他立即停工。辛弃疾接到“御前金宇牌”后,冷笑一声,随手扔进书柜,反而干得更起劲。直到“飞虎军”营帐完全竣工,他才把经营经过、经费开支等事项,一一向朝廷奏明。孝宗见了,也就“释然于怀”。

  然而,辛弃疾的桀骜不驯,却让诸多同僚和上司很不舒服。毕竟,辛弃疾的剽悍霸气,既把他们吓得心惊胆跳,也衬托出他们的无能和孱弱,怎能不耿耿于怀呢?

  《贵耳集》记载说,当时的宰相王淮很欣赏辛弃疾,准备提升他为元帅,但宰相府的周益公等人坚决不同意。王淮很奇怪,问道:“幼安是帅才啊,何不用之?”

  周益公是官场老狐狸了,当然不会流露出嫉妒贤能之心,而是“推心置腹”地轻叹:“凡幼安所杀人命,后人追究起来,都要算到你我的头上啊!”

  王淮大悟,遂不复言。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辛弃疾离开湖南,调任隆兴府(南昌)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时值江西旱灾,粮价飞涨。辛弃疾到任后,立刻贴出“闭粜者配,强籴者斩”八个大字,狠狠打击炒粮的商人团伙,再紧急从外地买入粮食,一月内就稳定了南昌的粮价。他见附近的信州也闹粮荒,还把所买粮食分拨过去,协助对方度过难关。大灾过后,孝宗论功行赏,提升辛弃疾为奉议郎。

  但在此时,憋足劲头、伺机把他排挤出去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弹劾他“奸贪凶暴”、“敢为贪酷”者有之,举报他“残酷贪饕”、“凭陵上司”者有之,检举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芥”者有之,说他 “惟嗜杀戮”、“淫刑聚敛”者也有之。终于,在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11月,这帮人如愿以偿、弹冠相庆了:辛弃疾遭弹劾落职,被彻底赶了出去。此后的20年里,辛弃疾大多呆在江西上饶的乡村里,过着无所事事的“闲汉”生活,如他自嘲的那样,“君恩重,且教种芙蓉!”

  其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辛弃疾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辛弃疾——《木兰花慢》
    辛弃疾——《满江红(二)》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满江红(三)》
    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水调歌头(三)》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水龙吟》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
    辛弃疾——《鹧鸪天》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故居寻常巷陌风流在
    辛弃疾——《鹧鸪天》2
    辛弃疾——《念奴娇(二)》
    辛弃疾——《永遇乐》
    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
    辛弃疾——《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辛弃疾——《感皇恩》
    鹧鸪天
    辛弃疾——《丑奴儿》
    辛弃疾——《摸鱼儿》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祝英台近》
    辛弃疾——《青玉案》
    辛弃疾——《菩萨蛮》
    辛弃疾——《祝英台近》
    辛弃疾——《喜迁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水调歌头》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词二首
    辛弃疾
    辛弃疾——《太常引》
    八声甘州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破阵子 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摸鱼儿的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徐俯——《卜算子》
    京剧《辛弃疾》:历史与审美的呼应
    《西江月》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摸鱼儿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
    辛弃疾的作品
    【作者小传】辛弃疾
    辛弃疾——《摸鱼儿》
    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辛弃疾——《粉蝶儿》
    辛弃疾——《武陵春》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辛弃疾——《醉太平》
    辛弃疾为何钟情上饶山水
    辛弃疾——《沁园春(一)》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踏莎行》
    辛弃疾——《千年调》
    辛弃疾——《永遇乐》
    辛弃疾——《沁园春》
    辛弃疾——《虞美人》
    辛弃疾——《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虞美人·赋琵琶》
    辛弃疾——《八声甘州》
    辛弃疾——《忆王孙》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千年调》
    辛弃疾的"论持久战"
    辛弃疾——《鹧鸪天》1
    辛弃疾——《念奴娇》
    辛弃疾词两首课文研讨
    辛弃疾——《水调歌头(二)》
    辛弃疾——《辛弃疾-水调歌头(一)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水龙吟》
    辛弃疾-虞美人·用前韵送杜叔高
    人杰词龙辛弃疾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最高楼》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摸鱼儿》
    辛弃疾生平
    辛弃疾:营盘街上的悲情英雄
    辛弃疾与营盘街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说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生不逢时的辛弃疾
    宋词大家——辛弃疾
    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
    辛弃疾——《满江红·题冷泉亭》
    辛弃疾——《虞美人·同父见和再用韵
    辛弃疾——《青玉案》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赏
    辛弃疾——《虞美人》
    辛弃疾——《山鬼谣》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辛弃疾——《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满江红》
    辛弃疾活捉叛徒
    老当益壮辛弃疾
    京剧《辛弃疾》:历史与审美的呼应
    历史风云人物——辛弃疾
    诗酒大侠辛弃疾
    驰骋壮志,抒写悲愤——辛弃疾《破阵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摧刚为柔,销魂断肠 ——辛弃疾《摸鱼
    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
    《辛弃疾词鉴赏初探》课堂实录
    辛弃疾(1140 - 1207):著名爱国词人
    “金戈铁马”满堂彩泉城名士《辛弃疾
    辛弃疾研究综述
    兴农活商的辛弃疾
    读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创建飞虎军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