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in >> 辛弃疾 >> 正文

 

辛弃疾——《念奴娇》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念奴娇
【内容】

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

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

长庚应伴残月。

【鉴赏】:

    作者的词,历来与苏轼的词并称,不少词论家将苏、辛目为同派。辛词的确有得之于东坡者,这首《念奴娇》即其一例。词前小序云:“瓢泉酒酣,和东坡韵”。由此可知,此词是作者闲居铅山瓢泉时的感兴之作。“和东坡韵”,指步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韵以追和。东坡的原词,是贬官闲居黄州的所作,在抒发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这一点上,与辛词有相似之处。辛词也以健笔抒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但两词相比较,不难发现他们心貌各别。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辛词之放,则表现为悲壮激昂,同样是抒发政治失意的情怀,苏词的结尾,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老庄消极思想自解,显出颓废为自适的倾向;辛词则金刚怒目,感愤终篇,仍大呼“枉了冲冠发”,毫无出世之意。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借助《念奴娇》这个声情激壮的调子来自抒胸怀的。
 
    全词着意表现的,是这样一种悲剧性的英雄人物,他鄙弃世俗追求轩冕排场、荣花富贵的风尚,胸怀抗金恢复的事业,他日夜思念失去的北方河山,渴望能通过自己的英勇战斗来统一祖国,可却被卖国群小排斥在政府之外,不能一展宏图;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申张正义,向往自由,可社会恶势力对他百般阻扰,使他大半生坎坷不遇,只得屈身于田间山林!词中一唱三叹地表达了这样位失意英雄的尴尬处境与悲愤心情。上阕先写作者失意闲居的牢骚。头二句,以疑问的句式,表达了自己对仕途和功名的困惑与思考。

   轩,高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僚戴的礼帽。轩冕代指官位爵禄。首句典出《庄子。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官职不是一个人自身的根本之物,只是一种偶然而来寄附于人的外物)。这里借用庄子的话,表明作者在政治失意之后对功名事业感到难以捉摸。“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二句承上说自己丢官之后,重重愁恨无计消除;百无聊赖之际,连美好的风光也象是竖起坚墙,存心不让人欣赏解闷。接下来三句,连用两个典故,自述身世,感叹事业无成,人空老大,怨恨之情溢于言表。“药笼功名”,用《旧唐书。元行冲传》:“元行冲劝当权的狄仁杰留意储备人材,喻之为备药攻病,并自请为”药物之末“,仁杰笑而谓之曰:”此君正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酒垆身世“,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未遇时,曾与妻卓文君在临邛市场上当垆卖酒。这三句连起来,意思是:我本来当之无愧地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求取功名应是分内之事;不料遭遇坎坷,如今竟埋没于民间;最可惜的是,白发满头,来日不多,今生要实现理想大概不可能了!”浩歌“二句写歌曲抒发愁怀,并以张良韩信、萧何”三杰“(《史记。高祖纪》)比自己与座中的友人,词情于是振起。

   下阕紧承上阕歇拍以倔强坚毅的态度,表明自己虽遭万千磨难,但壮志不泯,下阕头三句:“人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以自然气候喻社会环境,以花喻人,通过黄菊凋零与红梅争发,表明爱国志士前赴后继。是紧承“坐中三杰”而领以“休叹”二字,尤觉振奋。这是与友人共勉。“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这两句以空间的意象正面表达了自己不忘中原的思想。“西望”特有所指。作者词中屡屡以“西北”代指沦陷的北方。这里的“西望”,应是“西北望”之省写,即遥望中原地区;《水龙吟》中“举头西北浮云”,《菩萨蛮》中“西北望长安”等等,含意与此略近。醉中尚揩眼西北而望,这就表明自比寒梅的作者之所以壮志不衰,自我磨厉,其原因在于他意识到危难中的祖国还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去解救,故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北伐。但“孤鸿明灭”的象征性描写则又表明作者深知国势衰微,而志士因备受压抑打击,力量比较孤单,一时难以振兴。正是有此清醒的认识,才有了下面三句的悲愤叹息:“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岳飞《满江红》词高唱“怒发冲冠”,感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并担心“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者在这里也叹息万事如浮云,空自发冲冠,可见当时的爱国志士们,面对危难的时局都有相同的感受与痛苦。词的结拍“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以景结情,以残月孤星的夜色来映衬自己和友人们凄凉悲怆的心境。末句盖本于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辛弃疾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辛弃疾——《念奴娇》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辛弃疾——《木兰花慢》
    辛弃疾——《满江红(二)》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满江红(三)》
    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水调歌头(三)》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水龙吟》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
    辛弃疾——《鹧鸪天》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故居寻常巷陌风流在
    辛弃疾——《鹧鸪天》2
    辛弃疾——《念奴娇(二)》
    辛弃疾——《永遇乐》
    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
    辛弃疾——《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辛弃疾——《感皇恩》
    鹧鸪天
    辛弃疾——《丑奴儿》
    辛弃疾——《摸鱼儿》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祝英台近》
    辛弃疾——《青玉案》
    辛弃疾——《菩萨蛮》
    辛弃疾——《祝英台近》
    辛弃疾——《喜迁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水调歌头》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词二首
    辛弃疾
    辛弃疾——《太常引》
    八声甘州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破阵子 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摸鱼儿的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徐俯——《卜算子》
    京剧《辛弃疾》:历史与审美的呼应
    《西江月》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摸鱼儿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
    辛弃疾的作品
    【作者小传】辛弃疾
    辛弃疾——《摸鱼儿》
    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辛弃疾——《粉蝶儿》
    辛弃疾——《武陵春》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辛弃疾——《醉太平》
    辛弃疾为何钟情上饶山水
    辛弃疾——《沁园春(一)》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踏莎行》
    辛弃疾——《千年调》
    辛弃疾——《永遇乐》
    辛弃疾——《沁园春》
    辛弃疾——《虞美人》
    辛弃疾——《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虞美人·赋琵琶》
    辛弃疾——《八声甘州》
    辛弃疾——《忆王孙》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千年调》
    辛弃疾的"论持久战"
    辛弃疾——《鹧鸪天》1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词两首课文研讨
    辛弃疾——《水调歌头(二)》
    辛弃疾——《辛弃疾-水调歌头(一)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水龙吟》
    辛弃疾-虞美人·用前韵送杜叔高
    人杰词龙辛弃疾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最高楼》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摸鱼儿》
    辛弃疾生平
    辛弃疾:营盘街上的悲情英雄
    辛弃疾与营盘街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说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生不逢时的辛弃疾
    宋词大家——辛弃疾
    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
    辛弃疾——《满江红·题冷泉亭》
    辛弃疾——《虞美人·同父见和再用韵
    辛弃疾——《青玉案》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赏
    辛弃疾——《虞美人》
    辛弃疾——《山鬼谣》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辛弃疾——《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满江红》
    辛弃疾活捉叛徒
    老当益壮辛弃疾
    京剧《辛弃疾》:历史与审美的呼应
    历史风云人物——辛弃疾
    诗酒大侠辛弃疾
    驰骋壮志,抒写悲愤——辛弃疾《破阵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摧刚为柔,销魂断肠 ——辛弃疾《摸鱼
    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
    《辛弃疾词鉴赏初探》课堂实录
    辛弃疾(1140 - 1207):著名爱国词人
    “金戈铁马”满堂彩泉城名士《辛弃疾
    辛弃疾研究综述
    兴农活商的辛弃疾
    读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创建飞虎军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