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八年(1172年)春,32岁的辛弃疾从都城临安(今杭州)司农寺(掌管粮食积储及京官禄米供应等事务机构的僚属)主簿调任滁州知州;淳熙元年(1174年)春,调离滁州,出任江东(今南京)安抚司参议官。在滁整整两年,但他体恤民情,据实施政,兴农招商,组训民兵,把滁州从战争废墟中拯救出来,岁丰民安,五业兴旺,深受滁人爱戴,值得后人称颂。
史载,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四年(1130年)至孝宗赵昚隆兴二年(1164年)三十四年间,金兵侵袭攻占滁州三次;加上连年旱、涝自然灾害,辛弃疾来滁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废墟,满目瓦砾,城郭无存,市无商旅,路有饥民。百姓藏身于自编的茅苇棚中,饥寒交迫,饮食无着,野菜充饥,连鸡狗猪鸭都难以见到,一片凄凉、萧条、悲惨的场景。面对这一现状,辛弃疾勇敢地承担起拯救黎民苍生于苦难的重担。他果断明快,措施积极。先是走访调查,加强宣传,以增强民众重建家园、重振商业的决心。他组建了一支队伍,手擎大旗,上书“斩贼配吏”“抚军恤民”,在荒芜的街巷民众中来来回回。滁人很快看到年轻的知州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着想,开始有了喜色,看到了希望,从而树立起重建家园、重新谋生的信心。接着减免税赋。他查阅府衙账簿,发现十多年来,因天灾战乱累计拖欠税赋五千八百贯,便上书如实奏明皇上拖欠税赋原因,为恢复农业生产,繁荣商贸经营,恳求豁免全部欠款。商业税额减去十分之七。皇帝赵昚当然不允,但辛弃疾救民心切,一而再、再而三的奏请,终因诚心所致,获得恩准。这是辛弃疾上任后为滁人办的一大好事。
由于连年战祸、天灾,民众纷纷外流求生。为聚集民众、恢复生产、振兴商业,辛弃疾实施了一系列抚民政策,招抚流民,恢复生产,安定民生。其一,招抚逃荒外流民众,回本乡本土从农经商;其二,从农者,贷给钱粮,修建房屋,分给土地、农具、种粮、牧畜,鼓励其安家落户,勤耕劳作;其三,农忙时耕种,农闲时组织青壮年进行军事文化训练,练兵习武,抵御盗贼,备战抗金。加之“天顺”民意,风调雨顺,农业获得大丰收。因此,人心安定,返乡人口渐增,五业兴旺,一派盎然生机。这是辛弃疾办的又一快事。
此外,为繁荣商业贸易,辛弃疾秉承皇上旨意,公开发布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凡来滁经商者,减免税额十分之七;组织民工,以工代赈,建窑烧制砖瓦,采伐木材,雇用工匠,在颓废杂乱、蒿草遍地的旧街道两边,兴建商铺、客店、酒馆,提供投资经商者吃住场所。如此诱人的政策和齐全周到的设施,很快招来大量客商前来投资经营。因而商业税收日日增加,源源不断地流进了府衙的钱库里。为进一步扩大货物交易,辛弃疾还组织营建了一座经营贸易市场,取名“繁雄馆”。一时间,商户纷踏而至,旅客闻讯云集。只半年时间,就呈现一派繁荣兴盛景象。
在初步满足人民温饱生活后,他想到要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民众生活情趣,于是在滁城西面的半山坡处,背山面溪(西涧溪),兴建高楼,取名“奠枕楼”(其意为高枕无忧,天下太平。此楼已不复存在),为滁人提供登临游览、观景、娱乐的一处极好场所。奠枕楼建成后,辛弃疾的好友和不少名士前来观赏并作文赋诗,称赞他治滁的才华和功绩,以及与民同乐的高雅风范。辛弃疾把他登楼观景的兴奋感慨之情写在《西江月·为范南伯寿》词里: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头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