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ie >> 谢安 >> 正文

 

谢安:安石碎金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萋萋绿林,奋荣扬晖。鱼龙瀺灂,山鸟羣飞。驾言出游,日夕忘归。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读毕,谢安环视四周,便开门见山地对桓温说:“我总听人讲,有德行的诸侯,都在边界为国守卫领土,南郡公你却为何要在墙壁后面安排士兵呢?”桓温听后,先是一怔,然后才笑着说:“我这不也是没办法吗?有时候,不得不防啊。”说着,桓温便命令左右撤走了埋伏在墙后的刀斧手。“文度,站那干吗,过来一起喝酒啊。”谢安神色轻松地叫着王坦之。“啊,什么,好啊好啊。”王坦之仍旧不知所云,目光呆滞地站在原地点了点头。

  谢安敢直接把话挑明了对桓温讲,除了超凡的胆色外,主要还是因为他已经摸透了桓温的心理。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心理导致了桓温的手下留情,犹豫不决呢?

  第一点,桓温的贵族出身。如果桓温从小是刘邦这样的流,抑或是刘裕这样的地痞,则谢安必死无疑。可桓温偏偏和项羽一样身体里流淌着的是贵族的血液(出身谯国桓氏,年轻时便袭父爵为万宁男,并娶南康长公主)。要知道,贵族通常都是清高自恋的。他们杀戮政敌,不但追求结果,有时更享受于杀人方式的光明正大。所以,在是否诛杀朝中大臣这样棘手的问题时,贵族的处理能力与果断性,就远远不如那些在市井中一路摸爬滚打出来的人。事实上,世界上有哪一个封建王朝,不是建立在满山遍野的血泊与成千上万的白骨上的?东晋之后,南朝四位开国皇帝,均出自寒族而非士族,绝不是简单的巧合。

  第二点,谯国桓氏与陈郡谢氏、太原王氏有着许多的共同利益。东晋门阀政治的特点就是各大士族与皇室一同共享政权。谯国桓氏与陈郡谢氏、太原王氏在限制皇权,巩固高等士族在政治、经济上的世袭特权方面有着重要的共同利益。此外,谯国桓氏与陈郡谢氏、太原王氏都是从中原南下的侨族,他们在对付以顾、陆、朱、张为首的江南土著大族与俚、溪、僚、山越等南方少数民族的问题上,同样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共同利益。作为谯国桓氏的大家长,桓温必须对谯国桓氏的整体利益负责。所以,他才不得不投鼠忌器,站在谯国桓氏大家长的高度上,全面考虑与谢安所代表的陈郡谢氏、王坦之所代表的太原王氏之间的关系。

  第三点,桓温不是一个为了一己私欲而一意孤行的独夫民贼。桓温虽然叫嚣过“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样的狂言,但在具体的人生实践上,他还是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为宗旨的。其实,那个时候,桓温的军功与声望虽然比不上“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一度曾收复中原),但比起南齐、南梁、南陈的三位开国皇帝都要高出不少。如果,当时桓温真的就狠下心,杀了谢安与王坦之,然后再挥师建康,那么,以他当时的实力,全面夺得东晋的天下,绝不是痴人说梦。但是,桓温偏偏又是个做事讲究按部就班、准备周全的人。所以在关键时刻,他往往缺乏赌徒放手一搏的胆气。显然,这样思前想后,左右掂量的行事作风,让谢安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降低了不少的风险。

  谢安就是紧紧抓住了桓温以上这三点心理,才敢对桓温把话挑明了说,目的就是反客为主,将桓温一军,逼他快速做出决断。

  面对谢安的果敢坚决,开门见山,早备了刀斧手的桓温反而乱了方寸。结果,他思忖了半天,想想现在叛乱,风险可能还是有点大,反正来日方长,我还是做长远考虑吧。于是,才笑脸对谢安解释了伏兵的缘由并下令撤走了刀斧手。谢安也凭借着他的机智与胆识,在危难中,非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还成功阻止了桓温篡位逼宫的阴谋。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一代枭雄桓温,显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他改朝换代的伟业了。在他拜谒完简文帝的陵墓,又在京城住了十四天,动身返回方镇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姑孰镇)后不久,便得了重症,一病不起。

  此时,已经自知时日无多的老英雄,仍然没有忘记要改朝换代,登基为帝,实现他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的千古宏愿。重病中,他不断派人催促朝廷加封他九锡(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等九样荣誉物品,通常是权臣篡位前的最后一步)。只不过,在他尚是猛虎时,尚且不能逼谢安等大臣就范,如今,他成了病,又怎能奢望谢安会让他轻轻松松地拿到九锡呢?

  早知道桓温已经病入膏肓的谢安,见到桓温催求九锡的奏表后,就玩起了职业政治家惯用的技术手段。表面上,他答应了桓温的请求,并派吏部郎袁宏着手起草加封九锡所用的《九锡文》,但在背地里,他却暗暗地下绊子。他三番五次地以不符合规范为由,将大才子袁宏起的《九锡文》,退回去重改。就这样改啊改,退啊退,把桓温仅有的那点残余时光,给折腾没了。最后,一代枭雄,直到闭目辞世,他的那份梦寐以求的《九锡文》,还在因为句读的问题,而迟迟不能公布。所谓人走茶凉,随着桓温的去世,九锡的事,也就自然而然地没了下文。

  当然,桓温无愧于一代枭雄,他识英雄,重英雄,有容人之量和大将之风。私下里,他深深钦佩谢安的胆识与才略,常常拿着谢安所写的简文帝谥议对众人讲:“谢安的东山之石可以击碎坚固名贵的黄金啊。”桓温临终前,将要继承他部众与势力的弟弟桓冲,向他询问该如何处置谢安与王坦之,桓温勉力地右手一摇,喘着气说:“他们不是你能对付的,你应该尽力与他们两家和睦共处。只有这样,我们,我们谯国桓氏的利益,才能有……稳定的 …… 保障。切记……切记!”

  谢安等人还算厚道,同时也是对尚有实力的谯国桓氏留有余地,将桓温葬礼的规格抬得非常高,“赐九旒鸾辂,黄屋左纛,缊辌车,挽歌二部,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优册即前南郡公增七千五百户,进地方三百里,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追赠丞相。”总之,王导有的,“给九游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桓温一样不缺,真正做到了简文帝遗诏所说的“依诸葛武侯、王导丞相故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谢安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谢安:安石碎金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