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乌衣巷》诗,是形容晋朝王家、谢家后代的没落。王指的是王导,谢便是今天故事的主角谢安。
谢安的学问很好,当他年轻时,因为羡慕古代的隐士作风,虽然朝廷征召了几回,他总是不肯出来做官。
一天,谢安和几个朋友雇了一条船出去玩儿。船开了一半,忽然天气变了,风起浪涌,孙绰等人都张皇失措,嚷说:“回去吧,太危险了!”
谢安也不答腔,昂起头来吟了一首诗,低下头来又斟起一杯酒,好像游兴很浓。
过了一会儿,风急浪猛,扑打着小船摇摇晃晃。大家都很害怕,坐立不安,在船上走来走去,船身更加不稳,摇摇摆摆,好像随时可能翻船。
谢安说:“像你们这个样子,大家都一辈子别想回去了。”果然,大伙儿的心慌意乱,使得船夫也被众人搅得心神不宁,连桨也拿不稳。
大家这才了解现在是危险的时候,必须镇定下来,于是,一个个不再多嘴饶舌,安安静静回到座位。船夫也定下心来,沉着地控制着船桨,凭着经验与风浪搏斗,终于把船安全地驶了回来。
后来有人对谢安说:“朝廷屡次请你都请不动,你怎么对得起天下百姓?”谢安心里很惭愧,也就应允出来做事,此时他已四十多岁了。
东晋简文帝得了重病,朝廷中的大权操在桓温手里。桓温为荆州刺史,手握重兵,很有自己做皇帝的野心。简文帝死后,桓温从姑孰入朝,京师里纷纷传说,桓温入京是准备来篡位的,并且要杀掉阻挠篡位的王坦之和谢安。
桓温的大军到达时,文武百官在城门口恭迎。桓温特别召见当时朝廷中最有名望的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当时虽值寒冬,王坦之紧张得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谢安却神色自若,从从容容在客厅里坐下来,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 对桓温的尊称 何须在墙壁后面布置人手?”
桓温笑着命左右将壁后的人手撤去。桓温和谢安互相不再戒备,坦诚地谈起天来,没想到两人谈得很投机,不知不觉谈了两三个时辰。桓温和谢安的晤谈以和气收场,化解了京师人心的不安,这当然是靠着谢安委婉而沉着的应付。
桓温只在京师逗留了十四天,就因为生病而回去了。半年后,桓温病死,晋朝中央政府才算解除了一大威胁。
一次,王羲之的三个儿子徽之、操之、献之上门拜见谢安。老大老二东家长,西家短,叽叽喳喳说了许多俗事。老三只寒暄几句便闭口不言。
等到他们三兄弟走了,旁边的客人问道:“刚才王家三个贤子弟之中谁最好?”“小的最好。”谢安说,继而解释道,“有才德的人话讲得少;浮躁的人废话多,这是可想而知的。”
正因为谢安懂得相人用人,东晋的政治为之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