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李清)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村有一座复建的平西府。从复建的第一天开始,这里就布满历史争议和谜团。平西府是不是平西王吴三桂的府邸?为什么建在远离北京城的地方?昨天,清史专家阎崇年首次公开了他的最新考证结果——郑各庄的平西府并非平西王吴三桂的府邸,而是康熙皇帝兴建的行宫与王府,在历史记载中被称为“郑家庄行宫”。
阎崇年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意外地见到了一份《康熙满文朱批奏折》,当中记载着上驷院郎中尚之勋等奏报康熙帝的奏文:“行宫大小房屋二百九十间、游廊九十六间、王府之大小房屋一百八十九间,南极庙大小房屋三十间、城楼十间、城门二座、城墙五百九十丈九尺五寸,流水之大沟四条、大小石桥十座、滚水坝一个、井十五眼,修葺土城五百二十四丈,挑挖护城河长六百六十七丈六尺,饭茶房、兵丁住房、铺子房共一千九百七十三间,夯筑土墙五千三百五十丈七尺一寸。”
而郑各庄村平西府一带的确发现了一眼“铜井”,以及城墙和护城河的遗址,与历史记载相吻合。
所谓“孤证不立”,有关专家又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满文奏折中,查到了康熙五十七年关于在郑家庄兴建行宫王府的开工奏折。阎崇年由此推断,郑各庄村平西府其实与吴三桂无关,而是康熙兴建的郑家庄行宫。
行宫建成之后,康熙并未居住。雍正继位后,废太子胤礽迁居该处。胤礽死后,其子理郡王弘皙居住在那里。郑家庄行宫便成为理王府。16年后,弘皙因人告发,被乾隆革除王爵,圈禁至景山东果园。弘皙死后,郑家庄兵丁被调往外地,乾隆下令平毁理王府,一座雄伟的行宫自此消失。
至于“平西府”一名的由来,北京社科院李宝臣研究员认为很可能是后人的俗称。理亲王弘皙被削爵后,郑家庄王府便不能再被称为理王府,后人便称之为“弘皙府”或“昌平弘皙府”,久而久之,就简化为平西府了,并一直作为一个地名保留下来。RJ236
昨天,复建的郑家庄皇城康熙行宫举行“开城典礼”,成为京郊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休闲场所。图为演员在表演宫廷乐舞。郭晏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