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刘恒 >> 正文

 

“我必须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奋斗”——电影《集结号》编剧刘恒访谈

颜慧

 作为创作者,什么时刻才是生命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在掌声和鲜花里面,不是在面对观众侃侃而谈的时候——这些状态都可以轻易被人替代。惟独坐在写字桌前,没有任何人能替代你完成必须由你来完成的任务!尤其当写作遇到困境的时候,你不得不头撞南墙苦苦思索,不得不咬牙背水一战。这才是生命最有价值的时刻,也是我最伤感同时也最幸福的时刻。
  始终相信自身情感的真实性,也相信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记者:《集结号》上映后,得到观众和评论界一致好评,票房超过2.5亿,有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大片,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片,对中国电影具有方向性和标志性意义。作为编剧,您在创作时想到过这样的结果吗?
  刘恒:前几年创作的《张思德》《云水谣》也得到很多好评。《云水谣》上映的头一周,各方面反响不错,票房也令人满意,预计能达到一个亿。可是紧接着第二周就撞上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当时我特意到一个影院看上映情况,只有1个厅放《云水谣》,其它6个厅全都放《满城尽带黄金甲》。那天影院里密密麻麻排着长队,都是买《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票的观众,我从他们中间挤出来,有一种失败感。那时候就在琢磨,找个机会把艺术电影和商业片融合起来,做一个有竞争力的片子。创作《集结号》之前,除了分析杨金远的原著之外,我到军事博物馆、解放军出版社、图书馆、书店搜集了大量资料,并且花了很长时间认真研究、消化这些材料。应该说,这对我后来的写作起了很大作用。
  记者:看完这部电影后很多人首先觉得非常“感动”,而且我注意到,看片的时候,很多观众都全情投入,动情处泣不成声。您觉得是什么造成这种感动的?
  刘恒:动笔前我再次确认了一个原则,在最大限度地靠拢商业电影的创作规律之下,一定要保持内心的真诚。我对剧本成败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它能不能感动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感动,如何去感动别人?我始终相信自身情感的真实性,也相信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写作期间,我经常听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音碟,其中一首《俄罗斯母亲的送别》非常感人,表现的是母亲送儿子上战场的情景,悲壮中夹杂着伤感和依依不舍的情绪。对我来讲,写《集结号》是个庄严的过程,充满了神圣感,情绪波动也非常大。剧本完成后,导演冯小刚给我来电话,说他和演员读剧本时数次落泪,经验告诉我片子八成是有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隐藏着一个英雄
  记者:有人说,《集结号》的成功之一在于作品创造出了一个扎扎实实的平民英雄谷子地,他绝不 “高大全”,他勇敢、执著又真实可信,正如一些观众说的:是个“真爷们儿”。
  刘恒:还是那句话,真诚。从台词到细节,绝对不能虚假,虚假的英雄已经被大众遗弃了。说到英雄,从神话学角度看,所有英雄都是相似的。神话学还认为,古往今来大家用彼此不同的方法讲述了一个相似的故事——为了家族的生存而猎取资源并为此奋斗牺牲的故事。好莱坞的所有主流大片都遵循这个原则。我们扪心自问,一生中肯定至少有一次把自己幻想成了英雄。这完全符合神话学的另一个定律:每个人的心里都隐藏着一个英雄。《集结号》是个外壳,我们借着它让藏在心里的英雄走出来,跟每个观众心中的英雄会合。所谓主流电影或主旋律电影,拍得好不好先不提,不得不做、最值得做的就是这个事情。在远古的狩猎场上,那个冲在最前面的人具有永恒的赞美价值和美感。不论某些人怎么看,我们在当代和今后仍然需要这样的人。
  记者:看《集结号》的观众中,似乎越年轻越对军人的英雄气概感兴趣;而年纪稍长的人则对尊严问题更为关注。
  刘恒:这跟阅历有关系,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就是这个意思吧?我不是民族主义者,但是我觉得不论是出于理性还是出于冲动,向往英雄气概都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大都承认一个前提——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利益,这种利益处于全球竞争的考验之中,我们理应具备保卫它并使它壮大的力量。我在美国的西点军校参观,看到了一种十分纯粹的尚武精神。我在彼得堡的街头,碰到了少年军校的返校日,一些十二三岁的小男孩穿着军大衣,雄赳赳地走在雪地上。说老实话,我有点儿嫉妒他们。在这个全面竞争的时代,大家表面上喋喋不休地嚷嚷价值观的事情,骨子里早就做好准备,已经不惜为争夺资源打出脑浆子来了!一个丧失搏斗能力的民族将万劫不复,丢掉立足之地。如果《集结号》真的唤醒了一些人的英雄气概,不知道别人感觉如何,反正我是深感荣幸了。
  在是的时候自以为是,在非的时候自以为非
  记者:关于《集结号》的主题,有很多不同层面的解读,也有一些不同声音的读解,你怎么看待这些读解与“声音”?
  刘恒:我们必须本着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一切声音。《集结号》被人从各种角度解读,证明读者与观众享有和创作者平等的权利。同时我也认为,所有见解都有相对的合理性,也都有相对的片面性,我必须一律给予尊重。
  前些日子我一直躲在山里写作,拒绝采访也不上网。回家一看,“刘恒的话”已经在网上传遍了——“我们不讨论战争的意义,我们也不讨论牺牲的价值”,有的朋友脑子不拐弯儿,确认刘恒这小子觉得战争没意义,牺牲没价值!虽然这两句话很有趣,但是为了避免继续误读,我有必要申明:它们不是我的语言,也不符合我个人的思维逻辑。《集结号》剧本集已经出版,里面附了三万字的主题分析,从战争、人、生命、牺牲、尊严五个部分全面记录了我对战争和人的关系的探讨。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看看,没兴趣的人也可以到电影里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当然,面对那些战争的虚无主义者,我们确实无须跟他们讨论战争的意义和牺牲的价值,原因不言自明。
  记者:有人认为谷子地的遭遇,故事性或者说戏剧性太强,怎么可能找不到部队和战友呢?
  刘恒:我还听过一个极端的说法,声称打几个电话就能找到,故意让他找不到是别有用心!真让人哭笑不得。电影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恒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我必须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奋斗”——电影《集结号》编剧刘恒访谈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