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是一位历史上老子的好学生,在历史上标榜汉初盛世著名"文景之治"中的汉文
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2,死于公元前157),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
是薄夫人。公元前196年,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后,封四子刘恒为代王以中都(今山西平遥
县西北)为都,镇守西北。史称刘恒为代王时,即以“贤圣仁孝”闻于天下,吕氏家族势力被
消灭后,他是还健在的刘邦儿子们中年纪最长的一位,因此便被拥立为皇帝。
刘恒是非常俭朴的一个人,他即位皇帝后,他身上穿的一件袍子,一直穿了二十年,
补了又补也没有换一件新的,这不是矫揉造作,完全是出自与道德修养,老子曰慈,曰俭,
曰不敢为天下先.三宝之一的奉行.史称其“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有一次他曾经计划造
一露台,令工匠计算,需用百金,觉得花费太大,对臣下说:“百金,中人十家之产
也”,遂作罢。他所宠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文帝为自己预
修的陵墓,也是要求从简,“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他又尽
量减轻刑罚,更改法律与社会制度,财经上
减轻税赋,种种改变,宽大到极点.历史记载,汉文帝当了二十几年皇帝,监狱中几乎没有犯
人.在位二十三年,对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并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
田等地方吏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他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常颁布
减省租赋诏令。前178年和前168年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从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
一,前167年又下令尽免民田租税。自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田税定制。同时,每年的
算赋,也由过去每年每人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此外,文
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向人民开放土地和山林资源,任民垦耕;并除盗铸钱令,开放
金融,实行金融自由政策,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商品迅速发展。农工商业的
发展,使文帝时期畜积财增,户口渐多,国家的粮仓钱库满,海内殷富,天下家给人足,
社会经济繁荣。
文帝对秦代的苛刑峻法在其父高祖改革的基础上,又作了重大改革。秦法律规定,罪
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者处死,轻者没入官府为奴,称为“收
拏相坐律”。文帝即位初,于前179年颁“尽除收拏相坐律令”。前167年,又将黥、劓、
刖左右趾这几种“肉刑”,分别改为笞三百、五百。秦法还规定,判为隶臣妾以及比隶臣
妾更重的罪人,都没有刑期,终身服劳役。文帝诏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据犯罪情节轻重,
规定服役期限;罪人服役期满,可免为庶人。文帝还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吏的断狱,如对
廷尉张释之的几次断狱,虽曾有不同意见,但最后还是认为“廷尉当是也”,接受了张释
之的决断。晁错为内史时,他“惩恶亡秦之政”,对法令进行更定,“论议务在宽厚”,
于是在文帝时期“禁网疏阔”,“是以刑罚大省”,每年天下断重罪者仅四百,
文帝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友好的政策,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吕后时,
由于对南越采取了不和好的政策,致使南越王赵一度自立为南越武帝,役属闽越、西域,
又乘黄屋左纛,与汉王朝分庭抗礼。文帝即位后,为赵佗修茸祖坟,尊宠赵氏昆弟,并再
度派陆贾出使南越,赐书赵佗,修好和善,于是赵伉去帝称号,归附汉王朝。文帝初年,
匈奴在边地骚扰加剧,文帝前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右贤王进犯河南地,至上郡杀略
吏民,抢掠牲畜,丞相灌婴奉命率八万轻骑将匈奴驱逐出塞,初步取得胜利。此后匈奴虽
屡犯边地,文帝只是诏令边郡严加守备;并亲自出巡,视察边境军营。他还采纳晁错“募
民徙塞下”
的建议,把一些奴婢、罪人和平民迁徙到边塞屯戍,将他们以什伍编制组织起来,平时进
行训练,有事则可应敌。这种做法既起到了“御胡”的目的,也起了开发边境的作用,为
汉代屯田之先河。
为加强同匈奴的作战能力,文帝大力推进鼓养马的政策,“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
人”,并在西北边境设立了三十六个牧马所,用官奴婢三万人从事牧养、繁殖战马。这些
措施对防备匈奴大规模入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为后来武帝开展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
提供了物质保证。
他在位二十三年,他的儿子景帝在位十六年,一直到他孙子武帝初期的一共五六十年间国家
民族安定,成就了汉代辉煌的文化,奠定了汉朝四百年政权的深厚基础.
国内演过的电视剧<<汉武大帝>>,我也看过,该电视剧中的观点来看文景二帝,觉的他
们懦弱,清清不能苟同。
汉代之前的春秋战国,整整三百来年,几十个国家在不停的打仗,人民的生活苦不堪
言,后来秦并六国,秦始皇暴虐天下反之,由楚汉二分天下,到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由高祖
刘邦,文景三位皇帝手里,奉行黄老道家之学,修养生息,人民才从几百年的战乱痛苦中,解
脱出来,过上了几十年的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终年46岁,,庙号太宗,尊谥孝文皇帝,葬霸陵。文帝临终时公布
遗诏:“死者天地之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