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正提倡节俭的皇帝之一。史书上记载他老人家在位时,生活十分朴素,经常身着粗袍;修建陵墓全用泥瓦,甚至连墓室装饰也明令不准使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所宠幸的慎夫人,随文帝过着简朴的生活,平时不着一般贵夫妇穿的拖地长裙,而是像劳动妇女那样“衣不曳地”,所居住的室内帷帐全无绣龙描凤的纹饰。一次,汉文帝想在宫内修一座露台,就向工匠打听所需花费,当工匠告诉他修成需要百金时,汉文帝马上感叹:“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于是放弃了原先的打算。
汉文帝拒奢尚俭,非无欲,乃不敢放任也。其时,国家刚刚摆脱兵祸,神州满目疮痍,犹如废墟,库徒四壁,财力贫弱,皇帝出巡时竟连一辆有派的马车都找不到。平民百姓更是生计艰难,一遇灾年,赤地千里,饿殍遍野,鬻妻卖子,颠沛流离。
经济状况的恶化,迫使汉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局势的措施,诸如减轻赋税,抑商养农,募民还乡等,很快使濒临崩溃的国家经济有了些许生机。与此同时,另有一股不健康风气在悄然增长,那就是宗室列侯的骄奢淫逸。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私欲,不惜以增加封国内百姓的负担为代价,使稍得喘息的民生,又坠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为解决此弊,汉文帝决然推行节俭之风,以抵制奢靡的侵害,并且身体力行以影响官风、乃至民风。据史载:“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富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他的做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谓“汉兴,扫除顽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十六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终于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节俭社会。
今天,我们正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努力。固然,面临的背景和达至的目标以及采用的办法,与汉文帝大相径庭。即面对的是资源问题,而不是物力、财力匮乏的问题;建设的目标是循环经济而不是自足经济;采用的是战略规划与法治并行,而不是树个人榜样的办法。但至少有两点可以效仿:一是节俭的社会风气应该大力提倡;二是民风的改变,首先应从党风、官风抓起,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不妨学学汉文帝。(雷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