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鸣生 >> 正文

 

神圣的情怀 壮阔的历史——长篇报告文学《千古一梦——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评论

它,我们航天人看了会很有启发。

  政治社会的思考之作
  □胡   平

  
      当前许多长篇报告文学创作的弱点之一就是缺乏思想性,而李鸣生创作的一个长处就在于作品中寄予了尽可能多的思考。他近期创作的《千古一梦》和《震中在人心》都显示了这个特点,与众不同。李鸣生是国内最早以文学形式书写中国航天历史的作家,二十多年来连续出版了航天五部曲等作品,《千古一梦》是他的第六部曲。这是一部有关太空之旅的揭秘之作,千古一梦的重温之作,民族精神的弘扬之作,政治社会的思考之作。我更重视这部作品的思想性:哪怕你只是读上开首结尾两段,也可看出它与普通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成色不同。

  他内心有着巨大的能量
  □何向阳

     
     李鸣生是内心具有巨大能量的一个作家,从文字上看,他内心的巨大的能量不比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的能量小,没有这种能量的人,不可能写出《千古一梦》这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从文学过往经历上看,李鸣生曾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三次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冯牧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前不久还获得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文学作品奖,几乎拿遍与报告文学相关的所有奖项。无疑,这些奖项反映了文学界对他创作的肯定,但另一方面,对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讲,这些奖项已是他创作的过去式,是一个作家作品曾经成功的外在的符号,并不足以表明他内心的能量。他的能量可以从他自己说的话中加以证明,他曾说过:“不是谁要我写,而是我要写。”“我要写”,这句话体现了一个作家的主观选择与文学人格。对于一个作家要写什么的选择之研究、之窥探,属于创作心理学范畴。我想先从动因说起,他选择航天这样一种题材进行写作长达几十年,这么多年的同一领域的写作追踪,为什么还要写《千古一梦》呢?我认为跟他的经历有关,李鸣生年轻时就在发射基地当兵,与航天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建立了血肉联系,和知识分子和科学家长期生生相息、心心相印,给他的人格成长注入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资源,这种不可复制的精神资源又为他的人格成长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生命体验。由于当时在西昌发射场只能看到天空,除了天空之外几无其它风景,对于这份阅历给他的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精神礼物,他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天空……成了我灵魂的栖息地,天空……成了我精神的大容器……天空,成了我思想的惟一窗口”。这是李鸣生的“望星空”。但是这种体验,其实也只提供了“我能写”的背景,这只是动因。而“我要写”,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他的动力。这个主观、体验层面的东西,我觉得源于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的热爱,源于我们国家曾经的落后,经济的不发达、科学发展的不尽人意,以及历史上我们曾经因为落后挨打与遭受欺凌,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人格的扭曲与民族的无尊严,种种,是他“我要写”的动力,从文字的灼烫上可以见出这种愿望的强烈与动力的巨大。无论他的激情,他的思辨,这一点,都清晰可辨。这当然也生发出我们对于报告文学的看法。报告文学应该是对于历史检索之后、对于现实深思之后、对于人性剖解之后的对于时代的深度的理想要求,这可能是报告文学家惟一重要的创作动机。以此反观,《千古一梦》是徐迟先生《哥德巴赫猜想》激情的延续,对科学的求真,对人文的热诚,对真理的书写达到了一种美的境界。对于美和真不可抗拒的愿望成就了这部作品的史诗品格。《千古一梦》,是作家对共和国一代和几代科学家、知识分子的崇高敬意与深深鞠躬。它为我们时代的报告文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学范本。而报告文学中应该重视的一些品格在这部书中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对难度的挑战
  □文   羽
  
      李鸣生最近推出的《千古一梦》,是一部挑战难度的作品。高科技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凝聚了人类对自然最深层次的认识,是人类智力的极限,外行很难把握,是一般人很难了解、很难去接近的领域,有很多人甚至写到一定程度写不下去了。但这恰恰又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加以表现的领域。李鸣生迎着困难而上,二十多年来始终追踪高科技,尤其是追踪航天事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写出的六部作品,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领域,而且写得一部比一部精彩。我觉得这个勇气值得肯定,这种精神值得肯定。李鸣生的《千古一梦》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有攀登航天事业高峰的努力,是富代表性的作品。 
    《千古一梦》是一次有思想冲击力的写作,李鸣生长期浸淫于高科技事业,能够对现代科技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把握,而没有把高科技的东西放在很客观、很“技术”的层面上来写,他的报告文学作品有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有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有力图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努力,总之有站在高科技前沿观察问题的思想高度。比如全书的序言、尾声是美文,也是宣言书,大气磅礴,议论精彩。《千古一梦》有思想统领着材料,作家对人物的命运,对高科技以及航天对人类未来走向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都能站在高出一般人的水平上。“清醒,是一种素质”,正是这种思考的、反思的、回顾的尝试,使得作品给了我们非常大的震撼力。《千古一梦》也是一次热情澎湃的写作。整部书读下来,你不会觉得中间有断裂的地方,你觉得是一口气写下来的,这除了取决于作家对材料比较熟,我觉得他还有一种激情灌注在里面。航天事业对人类是最有挑战性的事业,也是最需要激情和热情的事业,他的写作贯穿了激情,是与题材相一致的,这种激情支撑着他打捞历史、塑造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挖掘出非凡事业背后民族精神的动力。同时,这个作品把写事和写人有机结合起来,他把世界航天业和中国航天业联系起来,把人类历史的走向与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进步联系起来,辅以生动的细节、鲜活的素材,把这个壮烈的事业写得异常丰富、丰沛、丰饶。如果讲不足的话,那就是作品对航天事业的过程性描写篇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鸣生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神圣的情怀 壮阔的历史——长篇报告文学《千古一梦——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评论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