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8日,是贾兰坡先生逝世四周年的日子。这天,我特意前往周口店,祭拜这位享有“中国活化石”之称的世界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 许是贾老的灵魂感动了上苍,我的车刚一驶进周口店,连日酷热难熬的北京便突然下起了小雨。雨水飘飘洒洒,淅淅沥沥,燥热的空气一下变得清新凉爽起来。 贾老的墓地掩隐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后山。这是一方清静、安谧而又圣洁的台地,四周松柏环绕,绿草成荫,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方空气,仿佛都散发着某种神秘的气韵和古文明的信息。面对贾老那玉石般的墓碑,我躬身献上一束鲜花,在心里默默说了一句:“贾老,鸣生看您来了。” 5年前,贾老病重住进医院,我去看他,已经昏迷不醒好几天的贾老由于没有资格住单间,只有躺在过道边一张临时的病床上,当我轻轻走近他床前时,他儿子贾玉章附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一句:“爸,鸣生看您来了!”没想到,奇迹出现了——贾老的眼睫毛居然微微动了两下!贾玉章说,瞧,我爸知道你来了,有反应呢!那一刻,我感动了,感动人与人的默契,感动心与心的沟通。我想起十年来每次拜望贾老时,贾老总是一人静静地坐于书房,或一边拿着放大镜一边写着什么,或望着窗外默默地想着什么,以至于我常常走到了他的身边,也浑然不觉,只有他儿子说上一句,“爸,鸣生看您来了!”他才如梦初醒,缓缓抬起头来。我不知道贾老整日孤守书房,冥思苦想的是不是“北京人”;但我却知道,贾老把自己的血液与生命早就融进了周口店,融进了“北京人”。 贾老墓地的左侧,还有两个墓地,一个是“杨钟健之墓”;另一个是“裴文中之墓”。杨钟健是中国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家,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和拓荒者,是最早主持周口店遗址发掘与研究的中国学者,也是闻名世界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1921年,在长沙的毛泽东还以“弟:泽东”的名义恭恭敬敬地给杨老写过一封亲笔信。但“文革”开始后,杨老还是在劫难逃。先是挨批挨斗,后被送去烧锅炉。每次挨了批斗回来,杨老总是提着一只小板凳,坐在锅炉边的煤堆旁,一边认真守护着锅炉边上一间堆放着他数万册图书和无数资料的小屋,一边伤心地抹着眼泪。因为那数万册图书和无数资料,都多少与周口店和“北京人”有关。后来,杨老又被关进了牛棚。他每晚睡在用稻草铺垫的地上,心中时刻惦记的,仍是周口店,仍是“北京人”。他说,周口店不让开掘,“北京人”又不让找,心里像得了病似的,堵得慌!1979年1月15日,杨老在北京病故,终年82岁。 裴文中是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是中国古人类学的重要创始人。裴老因经历了“北京人”从发现到丢失、从丢失到寻找的全过程,对“北京人”的牵挂,更是刻骨铭心。抗战一结束,他便又是托人带信,又是打电报,请求重庆国民政府有关当局尽快着手找寻“北京人”,并希望派他亲自去日本。但最终未能获准。1980年9月,裴老东渡日本讲学,百忙中他对“北京人”的下落情况进行了寻访,有幸获得一点美国方面的线索。回国后他立即给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写信,请他们资助他寻找“北京人”。此信发出不久,便收到了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复信,同意资助他去美国寻找“北京人”。但研究所和家里考虑到他已是一位年近80、身体有病的老人了,没同意他去。他生气地说,那也不一定是我去呀!但国家起码应该重视这件事情!之后不久,他又给胡耀邦写信,希望胡耀邦指示政府有关部门,协助促成到美国寻找“北京人”。但由于某种原因,这封信最终还是被压在了他的枕头底下,直至陪他熬过生命的最后一程。1982年9月18日,裴老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弥留之际,他握住儿子的手,用微弱而颤抖的声音说了最后一句话:“死不瞑目啊!” 贾兰坡是三位大师中年纪最小、活得最长的一位。但活得最长,牵挂越多,痛苦越深。杨老、裴老两位大师先他而去后,寻找“北京人”的重任便落在了贾老的肩上。如何保护发掘周口店,是他晚年的心头之忧;怎样找回丢失的“北京人”,则是他晚年的生命之痛!贾老生前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要是能找到“北京人”,多好啊!”可当我问他,建国几十年了,为什么就没人管这事呢?贾老却双目紧闭,沉默久久,一脸无奈的样子。然而尽管如此,多年来贾老仍为此四处奔波,八方呼吁,一次又一次地做着自己该做的努力。从70年代末起,他便和美国、日本等国的一些专家、学者、记者有过多次的联系,试图找到“北京人”的一些线索。甚至到了1998年,已是90高龄的贾老还与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写了一封公开倡议信,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共同携手寻找“北京人”!他亲口对我说,即使“北京人”已经损毁于战火,我们也应该找到一个确切的下落。否则,我们如何面对后人?! 三位大师之所以共眠于此,是他们生前共同的约定。三位大师生前相处了一辈子,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周口店,献给了“北京人”,而且生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找回丢失已久的“北京人”!而三位大师之所以如此执着地要寻找“北京人”,除了“北京人”在科学上价值连城、妙不可言外,我知道,还有一个不便说出口的原因,那就是,“北京人”是从他们手中丢失的——尽管他们不该承担这个责任!为此,三位大师的后半生,可以说是在世界舆论和内心煎熬的双重压迫下度过的。他们内心深处一直怀有一种深深的、不被外界所知、不被外界理解的负疚感。这种负疚感不仅影响了他们晚年的正常生活,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家人和后代,以致一当有人提起“北京人”,三位大师便神色黯然,苦不堪言。于是,“寻找”“北京人”,成了三位大师后半生尤其是晚年的一块心病。 然而遗憾的是,三位大师直至离开这个世界,也未能如愿。 此刻,站在三位大师的墓前,面对祖宗的遗址,面对先辈的家园,面对天上的白云,面对地下的群山,我内心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羞愧,隐痛,惋惜,尴尬,还有难言的无奈与淡淡的伤感。我想起15年来的艰辛寻访,想起中外无数大师们近100年来的痴痴寻找,尤其是想起三位早已作古的外国大师,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真想对着老祖宗的家园大声地喊上一声!一是葛利普,这位1920年便应聘来华的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和地质学大师,一生追寻古人类的足迹,探究“北京人”化石的奥秘,最终成为我国古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华25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人才,像裴文中、贾兰坡等院士,都是他的学生。为了周口店和“北京人”,他最后竟累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而且,根据他生前的遗愿,他把生命永远留在了中国,留在了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二是魏敦瑞,这位德国著名的解剖学和古人类学大师,自1935年应聘来华后,便终身致力于“北京人”化石的研究。在他生命垂危之际,还向美国政府递交了最后一份报告,强烈呼吁政府出面寻找“北京人”。写完报告的第二天,大师便与世长辞了。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大师在他生命弥留之际,既没有对财产的交待,也没有对子女的留言,惟一的一条遗嘱,就是请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人类部主任、他忠诚的朋友夏皮罗先生,继续寻找“北京人”;三是夏皮罗,这位一直坚持研究“北京人”化石的美国著名古人类学大师,三十年代末曾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研究过三年的“北京人”的生理结构。数十年来,他恪守魏敦瑞的临终遗言,以一个科学家的良知与责任,坚持在全世界范围寻找“北京人”!1949年10月,当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非常高兴,立即准备亲赴中国,后因政治原因,未能成行。但他矢志不变,直至1980年9月16日,历经30余年的渴盼与折磨后,年迈70岁的他才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中国,尔后拄着拐杖,迈着老腿,在女儿的搀扶下,先北京,再天津,开始苦苦寻找“北京人”…… 其实,生命的过程何尝不是一个寻找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又何尝不是一部寻找的历史!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踏上了漫漫寻找之旅——寻找野果,寻找树皮,寻找财富,寻找前程,寻找虚荣,寻找权利;寻找爱的归宿,寻找钱的富足,寻找肉体的痛快,寻找精神的愉悦,寻找心灵的沟通,寻找情感的自由,寻找生前的幸福,寻找死后的永恒;寻找高山的云彩,寻找大海的风帆,寻找绝壁的灵芝,寻找荒漠的甘泉,寻找天上的奥秘,寻找人间的真情;寻找黑夜中的光亮,寻找废墟上的梦幻,寻找绝望中的希望,寻找一切不可能的可能!人间的希望,尽在寻找之中。即便是在人类进化到了可以征服宇宙的今天,远古祖先创世的艰难情形和跋涉的沉重足迹,依然是昭示后来万代子孙前行的纪念碑群。在人类文明历史的羊肠小道上,正是因了上述大师们的苦苦追寻,才铸就了一座座文明的丰碑,丰富了现代人类的思想宝库,唤醒了已被滚滚红尘淹没的万千有识之士和芸芸众生对历史文化的温情与爱恋,以及如同秦汉古董般难能可贵的理性精神!于是每当站在大师的墓前,我仿佛总能听见西方著名学者西拉姆从历史的回音壁上穿越而来的真实声音: 一个优秀考古学家的任务,是让干涸的泉源恢复喷涌,让被人遗忘的东西重新被人忆起,让死去的转世还魂,让历史的长河重新流淌。因为这长河沐浴着所有的人,不管他们居住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 是的,为了了却中外大师们百年来苦苦寻找的夙愿,我们今天应该继续寻找!诚如西方学者西拉姆所言:“了解过去5000年,是为了掌握未来100年。”我们今天寻找“北京人”,正是为了寻找人类的源头,寻找祖宗的血脉,寻找自己的根基。人类只有找到自己的源头,才能辨清明日的方向;只有找到自己的血脉,才能拓展子孙的智慧;只有找到自己的根基,才能把握自己的一生乃至整个地球的命运!何况我们今天寻找的,不仅是“北京人”头盖骨本身,还有失落的尊严,失落的自信,失落的良知,失落的人性;还有被战争破坏的文化,被愚昧埋葬的文明,被野蛮摧残的希望,被无知遮挡的光明,以及50万年前先祖们克服千难万险开拓人类文明历史的一种真实的生命状态和百折不挠的追寻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天寻找“北京人”,如同当年发现“北京人”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于是,站在大师的墓前,我忽然有了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我真心希望我的国家——外交部、国务院、党中央具体重视寻找“北京人”一事;真心希望每位中国公民、海内外炎黄子孙积极参与寻找“北京人”一事;同时也真心希望日本、美国政府和关心爱护古文明历史遗产的地球同类以及天下所有知情者无私援助寻找“北京人”一事!让寻找“北京人”,成为全中国的一次公益活动,成为全球性的一次文化活动!也许明天万分之一的希望,就在我们今天大脑的一闪念,就在我们今天抬腿的一瞬间!到头来,那怕我们只为历史留下了一条线索,只为明天提供了一点资料,只为子孙凿开了一条缝隙,我想也是一件该做而又很有意义的事情。 大师们,安息吧!
2005年7月8日深夜2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