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党权高于一切。”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重申了这样的观点,但是,至今仍有一些人不愿去执行。
“猫论”
邓小平说:“在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的三年。那时我们的装备很差,却都在打胜仗。”
他进入了革命生涯中的一段更加辉煌的时期,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以致多年后,毛泽东还称他“有战功”。
邓小平的名字,与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联系在了一起。邓和他的战友们摧毁了蒋家王朝800万军队。
于是,便有了毛泽东史诗般的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几千年来都是“跪下去”向“父母官”企求保护和施舍的,而“站起来”则意味着亿万人民理直气壮地当家做主了。
如果将此放在几千年的历史语境中解读,“站起来”还包括另一层含义:大面积饥荒和如毛赋税,以及周期性的暴力革命将一去不复返,等待着中国人的将是千百年来的“小康梦想”。
而领导层却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上发生了分歧。到了1958年,一场被称为“大跃进”的运动席卷全国。在后来的“三年灾害”时期,成千上万的人饿死。
邓小平和刘少奇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1961年的春天,邓小平去了北京郊区的顺义县,真实的情况令人瞠目结舌。回到北京后,他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开始纠正经济中的“左”倾问题。
而这时,农民也在以自己的办法解决困难。在安徽,出现了包产到户的自发实验。1962年,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讲到了包产到户的新情况。他说,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
邓小平的意思,实际上是阐述了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是着重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
但他的大胆讲话不久就受到了毛泽东的批判。中央禁止了包产到户。而由于中央很快收回了那篇讲话,“黄猫”、“黑猫”的比喻在当时没有流传开来。
这句话后来变得人人皆知,一是在“文革”期间,“不管白(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成为了邓小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证据”;二是在改革开放后,新形势下的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得以实施。
改革就这样始于农村,对于这个人口第一大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一度似乎已被解决了的农村问题,现在又成了党和国家的头等心腹之患,许多农民再度陷入贫困。今天,应该有什么样的“猫论”呢?人们又进行着反复的讨论和实验。
整顿
也许,只有在风口浪尖,才能真正认识邓小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这再次打断了邓小平的探索。
他一夜间被免去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包括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噩梦吞噬了邓小平和他的家人,他成为了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第二号代言人。命运又一次不可捉摸。
但他是个乐观者。还在吴晗被批判时,邓小平就照常和吴晗打桥牌,“教授,别这么长吁短叹,凡事都要乐观。怕什么,天还能掉下来吗?我今年61岁了,从我参加革命到现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浪都熬过来了。我的经验无非两条,第一不怕,第二乐观,向远看,向前看,一切都好办了。”
邓小平坚强地生活,和继母以及妻子像普通工人一样辛勤地劳动,勇敢地保护家人,并享受与孩子们团聚的乐趣,顽强地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这直到1973年,毛泽东重新选择了他,而周恩来再次成为他的政治盟友。
此时,国家管理混乱,经济凋敝,人民的各种权利被剥夺。邓小平意识到,需要重新找回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
一项被称为“全面整顿”的工作开始了。翻看这个时候的邓小平文选就可以知道他当时的心情:“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农业要整顿,工业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其实也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农村的问题,解决工厂的问题,解决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解决各方面的问题。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这半年来,我讲了多次话,中心是讲敢字当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