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思考后明确:
⑴写沿途风光,目的一是再次造成悬念,二是为下文作暗示。
⑵这些话语表明美籍华人朋友事业家庭都如意,更深沉地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⑶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具体通过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试种家乡的枣树来体现的。
⑷“一……就……”这个词语起强调的作用,“一”过圣诞,“就”自然而然想旧历年,把游子之情表达得自然深沉。
⑸美籍华人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有:“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缺点什么”,“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这些句子语言的特点是朴实,“心上总像缺点什么”是对游子心境最朴实的描述,身在异国,心永远系着故乡,“都如意”也无法代替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一连串的想,把故乡的形象再现得多么真切!这位美籍华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京味述说对故乡的思念句句是思乡之苦。
二、 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美籍华人朋友领“我”踏访后花园时的谈话,作者用看似“实录”的笔法记叙了谈话经过,不加修饰,朴朴实实,却把这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深切感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三、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枣核
本教案由鲁迅初级中学张敏华老师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人物思乡恋土的感情,引发爱家报国的情思。 2、认识作品设置悬念的构思特点。
重点难点 1、重点:精巧的结构。 2、难点:思乡之情的具体表现。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
这首歌表达的是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感情。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2、作者简介 萧乾,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
二、熟悉课文,理清课文线索结构
1.同学朗读课文,正音。
蹊跷qī qiāo 坳ào
2.思考:课文围绕枣核,主要写了几件事?文章可以分为几层?
3、讨论交流明确:
课文围绕枣核,主要写了三件事:要枣核、得枣核、议枣核。
据此,文章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部分(1)写朋友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用途蹊跷,设置悬念) 第二部分(2—4)写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继续设置悬念) 第三部分(5—10)写朋友倾吐思乡之情。(揭开悬念) 第四部分(11)提示文章中心思想。
三、探究体味思乡之情。
1、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为何要这样做呢?
——讨论明确:
她想在自己的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以解自己的思乡之情。
2.齐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老人思乡之情还体现在那些地方呢?(找关键字词、句)
——交流明确:
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
3.除了第七段外,课文其他地方还有没有表达这种思乡之情的词、句?
殷切(第3段)、劈头(第7段) 一……就……(第7段)
8——10段,老人亲手栽了垂杨柳、种了睡莲、堆叠了假山,还想再种下枣树。
4.教师小结:通过老人这番朴实的话语,通过作者这些朴实的描写,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老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理解主旨,明确写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