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Y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正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 胡嵘苹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文内容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它告诉了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整组课文都是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优美真实的课件演示,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巨大变迁,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把它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4、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

  它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们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境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实践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在这里,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在老师的故事中娓娓而来,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然后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从声音、面方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碰撞为他们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

  2、模拟调查,渗透新知:

    在学生自由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并且采用新颖而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情感卷。在这个时候,学生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疑问,很多的想法,再运用模拟调查的方式,首先激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学生通过刚才的课件观看,听老师逐步深入的引导,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学生心里那么多的“问号”就会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中一步一步的清晰、明显。

  3、自主释疑,知识反馈: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根据单元训练目标,让学生提问,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首先是讨论前──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观察思考,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学生经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有意识地思想,有针对性去讨论,对问题产生了独特的想法,才能充分、深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弄明白“所有靠斧头得到一切”不仅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头得到的房子、家具还有靠斧头得到的所有不错的生活。讨论中──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见解,有的仅仅是幼稚的疑问。这些想法,都使学生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心理需求,此时,正是讨论的最佳时机。讨论时,引导学生有序地发言,特别注意让只习惯于说的学生有“听”的耐心,使羞于发言的学生有“讲”的信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露,使课堂讨论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讨论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对于这些意见的“联结点”,让学生从中归纳出正是因为这些村民乱砍乱伐,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由此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4、发展思维、深化主题:

    孩子们对大自然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亲近,而且还有着意想不到的创造潜能。学完全文后,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人说:“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在这种“引──放”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始终通过充沛的情感,用生动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自己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非常简单但又层层进入,从直观上一目了然但又意义深远,从而深化了整个主题。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本链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快乐练习:语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快乐练习:同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快乐练习:同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快乐练习:强化…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杂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感悟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积累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综合性学习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题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阅读树木、倾听自然
    小草说:“……”
    根们的讨论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中国森林资源
    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
    购买林蛙,放归自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后感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快乐练习:写字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案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电子课本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插图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简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感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重点难点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习要点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导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素质教育新学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多音字同音字形…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词语解释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近义词反义词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中心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结构
    简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教学过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句子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习目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实…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点评:正确…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案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以读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阅读提示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路旁的橡树》教学理念及设计
    教学感悟系列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案例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后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后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学…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反思
    用教材教什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