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形形色色”这一文眼,从植物世界的“庞大、复杂”与“奇趣无比、五光十色”之处落笔,以流畅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奇有趣的植物世界。有详有略,重点突出。作者对整个自然、对奇妙的绿色世界、对生命都洋溢着满怀的热爱。
课文共6个自然段。一至三自然段围绕“植物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世界”,分别从植物的种类、生存环境、形体、寿命、生长速度几方面进行了介绍。作者采用了对比的说明手法。
四至五自然段则围绕“植物世界还是一个奇趣无比、五光十色的世界”,继续描绘着“形形色色的植物”。作者用了三组“你也许以为……?不是。”这样的排比句式,分别列举出特性奇异的植物种类加以论证,既强化了表达效果,又增强了说服力与感染力。段末的省略号,则给人以不尽的遐想。
文章的结尾,读罢仍感余音未绝,让人意犹未尽。
通观课文全篇,文中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植物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品读体会、比较句式、仿写等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富有情趣的表达,让他们逐步学会积累语言表达的“样式”。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庞大”“形形色色”“随风见长”“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传达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继续学习从题目入手,抓住中心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要通过品读体会、比较句式、仿写等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运用的对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积累语言表达的“样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植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对绿色生命的关爱情感。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一些有趣的植物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紧扣题目,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齐读。
问:你读了课题想了解什么?
2、重点理解“形形色色”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结构。
1、检查字词的预习。
2、随机理解生词。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了解文章结构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文章。
1、学生默读课文一——三自然段,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你觉得这部分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庞大、复杂的特点?”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A:汇报交流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用具体数字的说明,可以使人们更清楚了解所要说明的特点。
B:汇报交流第三、四自然段植物的不同生存环境、形体、寿命、生长速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用排比、举出具体实例、对比、引用俗语,也可以更清楚地告诉我们所要说明的特点。
(在交流的过程中适时指导感情朗读)
3、学生默读课文四、五自然段,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你觉得这部分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奇趣无比、五光十色的特点?”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4、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在汇报交流第五自然段时,让学生先体会段末省略号的用法,再按照作者“你也许认为……吧?不是”的句式,进行一个简短的续写。
(在交流的过程中适时指导感情朗读)
四、总结
孩子们,在你们的深入理解与精彩朗读写中,我们一起领略了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植物世界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我们想发现这些故事,并让这些故事继续下去,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学生回家进一步搜集、整理有关植物的资料,并办成小报的形式。
在农村成长的孩子,可能都领教过植物“毛”的厉害,甚至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小孩子时,一到春夏季节,每天都要去山上割草喂牛。有些草的叶片锋利无比,一不小心,手上就会留下深深的口子,血流不止。原来,这些草叶片的边缘都长有锯齿状的、坚硬锐利的毛。 如果我们细心地去观察各种植物的各个器官,就可能发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可能有毛。比较明显的不少植物的茎、叶表面长有一层很细很密的茸毛。这一层茸毛,有的比较柔软,有的却很尖利。就形形色色的植物,笔者试作如下归纳。 一、让人难受的植物毛 生长在农村的同学可能很熟悉,不管是上山割草、游玩,还是进玉米林姗玉米棒子。亦或是收割小麦、稻谷,手指上、胳膊上总要出现许多红道道,那就是它们的叶子上坚硬锐利的表皮划出来的。然而,这些毛虽然让我们人类难受,对于植物本身的价值却是十分重大的。比如南瓜叶子上也有一层茸毛,这层密密的茸毛可以减少日光的直射,降低温度,又可以把气孔遮蔽起来,减少叶内水分蒸发和散失。 二、植物用来“防身的武器”—有毒的鳌毛 在路边、墙脚,有时能看到一种蝎子草(俗称木麻),如果你无意中用手碰了一下它的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