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生:我觉得是诗一般的语言是像阳光一样带给我们温暖的。
师:多好啊,像阳光一样的。
对他的语言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是从三个词语体会出来的。它们分别是“又”、 “很直”、 “又酸又痛”。
“又”看出以前有一段时间我是不敢在家里练琴的。说明我又重拾了自信。
“很直”、 “又酸又痛”看出我很勤奋。比以前更加刻苦。之所以会勤奋和刻苦,是因为我
有了自信,更加的努力想把琴拉好。
师:多好呀,“又”看出自信。“很直”、 “又酸又痛”看出他更加努力,更勤奋了。
生:我是从“紧闭门窗”和“基本练习曲”看出来的。
因为“基本练习曲”可以提高他的演奏水平的。而“紧闭门窗”看出他在练之前,对自己说
过,一定要刻苦,不要被其他事情诱惑过去,一定要在房间里用功刻苦。看出了他已经下定
决心。
师:不错,还有更突出的词语吗?
生:我是从“尽心尽力”和“手指悄悄打着节奏”这两个地方看出他很勤奋。
“尽心尽力”是他以前受到批评,琴也拉得不好,人们对他的评价也不好,而现在他却为聋老
人拉琴。
师:我想问一下,这个老人是耳聋的,他听得到音乐吗?
生:听不到,但是我会认为他是能听得到的,因为他能感受到。
师:哦,他是能感受到的。为什么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他要尽心尽力,你不好马马虎虎吗?反正
他也听不到的。
生: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听众,他很珍惜这个听众。
师:哦,如果他不“尽心尽力”,连这个唯一的听众也要逃走了。你是这么理解“尽心尽力”的。
生:是这个听众给了我自信,让我把小提琴演奏得更好,所以我要尽心尽力的演奏来回报他。
师:哦学会感恩,明白了吗?你还有补充。
生:第二个词是“手指打着节拍”。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琴技渐长,因为前面提到他拉琴就好象是在“锯床腿”,而且是给他们折磨
的。而这里可以看出我拉得好起来了。
师:熟练了,进步了。特别是能打着节奏了。
生:我找到的是“快乐”和“幸福”。一开始老人听他拉琴,只是说“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而
这里却说了能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其实他是能够听得到的。他听到小男孩的琴技逐变好了以
后,他就感到快乐和幸福,是一种无意中的表达。
师:哦,说得真好啊!
生:我是从“慈祥”和“深深的潭水”看出来的。我现在看着老人慈祥地望着我,平静的眼神,像
深深的潭水,而以前我演奏的时候因为我没有自信,所以我不敢抬头看老人的眼睛,而现在敢
在演奏的时候,抬起头和老人对望,说明老人的鼓励给了我自信。
师:好的,我们发现,他几次写到了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几次?
三次。前两次有没有写到到他慈祥的眼神?有没有写到他平静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没有,因为
他自信了,自信的人都可以和人眼神对视。你看,有多少同学眼睛看着我?看着我的都是自信
的,你不敢看着我,就叫 “自卑”。
师:像深深的潭水,有一个神略号,你说在省略号中能看出点什么,读出点什么吗?包含着什么?
生:我觉得老人的眼神是在鼓励我,让我更加自信。
(四)
师:他怎么会打动我呢?让我们来体会下,感受下。女同学体会你就是那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她
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仔细揣摩老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请男同学体会小伙子。
请小伙子开始拉琴。你们坐在地上拉的吗?站起来,在树林里拉琴。是小伙子的都站起来。在
树林里干什么?(拉琴)
师:在树林里拉琴吗?(据床腿)没有床腿,没有床,哪来的腿。(锯木头)。这么多小伙子在树
林里据木头你感觉到这声音(很刺耳)(很摧残耳朵)。
师:是啊。这么多的小伙子肯定不行。所以坐下几个,你们两个人拉,其他人都坐下。两个人已经
够刺耳了,你们还想几个人啊!注意,你们在树林里拉了一曲后,忽然转身发现一位极瘦极瘦
的老人坐在椅子上,你们这时候想干什么?
生:我们这时候想溜走。
我想骂他,他拉琴声音太难听了。
师:多不文明啊。还是他好,他想溜走。这时候老妇人叫住了我。女同学一起读第一句。
生: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师:你听到这句话,你还想溜吗?
生:不想溜。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对我拉得曲子居然没有感到难听,没有责骂。反而还说是她错了,使我感到非常心动。
因为我拉得那么难听,她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师:这时候老人又说了第二句话,读。
生: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师:刚才你的脸是怎么样了?
生:是红了。通红通红了。
师:感觉自己的脸?
生:像发烧一样的红
师:现在听了老妇人的这句话以后,你的脸还烧吗?
生:我的脸不烧了,感觉和平常事一样的。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老人她没有责骂我。老人对我的琴声一点都不意外。我本来以为她听得见,后来才知道原
来老人聋了。
师:老人耳朵聋了,她听不见我的声音。你心中的块石头才落下来了。
他才没有担心破坏了这个幽静的林子,没有破坏老人独享的幽静。这个心终于放下来了。原来
她是个聋子。这时候老人又说了第三句话,一起读。
生: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你现在愿意拉琴吗?
师:现在你愿意拉琴了吗?
生:我现在愿意拉琴,因为这不会使我感到难堪,还会使一个聋子去感受音乐。
我也会,因为我现在不会紧张了,而且我会好好去拉,他也愿意做我的听众,我感到非常开
心,非常有面子。
师:是啊,家里的父亲和妹妹,是我的亲人,听着这个像据床腿的声音,纷纷逃走了,居然在树林
里还有一位?
生:一位老人愿意听我拉琴。
师:而且是每天早晨,虽然他是个?
生:虽然他是个聋子,但是我不介意。
师:虽然是个聋子,只要做我的听众,我都不会介意,是吗?好,这样每天拉,每天拉,拉了以
后,老人总是不忘说那么一句话:
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诶你,小伙子。
师:听到了吗?第二天,你拉完了,她又不忘说这样一句话:
生:谢谢你,小伙子,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师:听到了吗?第三天,她又这样说:
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听到了吗?你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什么样的?
生:这种感情是温暖人心的,让人心动。感觉老人对我很重视。
使我对音乐有了自信
我感到心里感到和温暖,也很自信。
在家里,爸爸和妹妹是我的亲人,他们对我拉琴的评价是很不好的。而这个老人和我不认识,
她却给我那么高的评价,心里感到很温暖。
师:你看,听了这几句平常的话,他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感觉,是温暖的,是温馨的。她带给我一种
自信。心里是那样的喜悦,对吗?所以你的琴,越拉(越好)越拉(越棒)。请坐。
师:体会到了吗?这就是一个小伙子在树林里拉琴,在一位老妇人的不断鼓励下,逐渐找回了自
信。那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那位老妇人吗?
生:你真的是聋子吗?我的琴难道真得拉得那么好吗?
师:是啊,所有的老妇人们,你真的是聋子吗?你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要说谎?你看,所有的话
都是说谎,老人为什么要这么说?谁能回答。体会下老人是怎么想的,我看哪位女同学能体会
老人的心情。
生:我想老人应该是想这个小伙子这么尽心尽力地演奏小提琴,再打击他的话,会让他的自信心彻
底垮掉,所以要去鼓励他,让他重拾信心。
老人这样做以后,我会更加尽心尽力的去拉小提琴,而且我也会非常自信。有了这两者以后,
我的琴技会更加好。
我想老人当时知道这座林子是没有人的,她听到这个年轻人拉得不好听,她猜测年轻人肯定是
在家里或人多的地方拉得不好,受尽了别人的批评,所以就到树林里来了。所以老人希望年轻
人有一个听众,但她又不想让年轻人知道她听的见琴声,不想给年轻人压力,所以说自己是一
个聋子。
师: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这位老人其实是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她知道一
个练小提琴的人开始练的琴声就是那么难听,那么不堪入耳。但这时候需要的是有人给他?
生:安慰,重拾自信,鼓励,无声的,默默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她要这样做。
师:同学们这叫什么?这叫体验,我们要读到人物的心里去,就是要设身处地像她那样的去想,去
思考,这时候,我们就能读得比较深入了。
师:正是在老人不断的鼓励下,读。
生: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我紧闭小门的房
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作一副可怜的
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我现在已经不在乎了。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
水早就湿透了衬衣。但我不会坐在木椅子上练习,而以前我会的。
师:他发现自己(变了)怎么变得呢?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师:以前我不敢在家里练琴,现在?
生:我又敢在家里练琴了
师:以前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数次传出难听的声音,现在?
生:从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
师:以前我坐在木椅上练琴,现在?
生: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
师:以前我只想到林子一个人静静地练琴,而现在?
生: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
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
师:以前父亲和妹妹会捂着耳朵逃走,而现在?
生: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师:以前老人总不忘说真不错,而现在她说?
生: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
师:以前我只知道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而现在?
生:我知道她是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师:以前老人一直平静地望着我,现在?
生:位老人安详地靠著木椅上,微笑著,手指悄悄打著节奏。
师:通过这样的对比朗读,你注意到了哪些词?从这些词中,你注意到我变得怎么样了?拿出笔,
圈一圈词。
。。。。。。
(五)
师:只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才能读得那样的入迷,才能体会到文字里面包含的作者的情感和他的变
化。最后看看课文,我一直珍藏的秘密被妹妹揭穿了。当我知道她是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威望的
教授,她曾是首席小提琴演奏家,这个时候,作者写了六点,想像一下,作者听到妹妹这番话
以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当他再一次走进树林,拉小提琴,面对这位老人的时候,他是怎么想
的?拿起笔,把想法写一写。
师:笔放下。要善于做听众,用心去感受,自己的文字,要很好地读,要像读课文那样读自己的文
章。
生:我很惊讶,甚至有些不可思议。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老人慈祥的面容与他那深深潭水一样的目
光。我顿时明白了,老人编制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是为了让我能够更好的演奏小提琴曲。
那位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在我沮丧之时,那样默默地帮助我,默默地支持我。我不想把
我知道她不是个聋子的事情告诉她,我要珍藏着这个秘密。我要一直面对那位唯一的听众尽心
尽力地演奏。因为是她一直帮助我,使我取得很好的成绩。她不是一位真正的聋子。
师:最后一句不要。她是一位真正的听众,他要珍藏这个秘密。谁还愿意来读。
生:什么?教授,不可能,这不可能是真的。我一时楞在那里,不知所措,但从妹妹惊讶的语气看
来,这是真的。第二天,我又来到了林子,看到那位老人依旧如同往日那样,早早地坐在木椅
上等我。我好像问她昨天妹妹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我憋住了,架起小提琴,站直了身子,尽心
尽力地拉了起来。她的眼神还是那么平静,犹如深深的潭水。
师:掌声。太有诗意了。她又一次写到了,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不过这时候我已经全然明白
了眼神的含义。
生:这位老人为什么要说谎?不,她不是在说谎,是为了保护我的尊严呀。这位老人,太感谢你
了。你是我唯一的一个听众,你给了我自信,让我有重拾小提琴的勇气,而且给了我生命中最
重要的帮助。
生:我该不该同老人说话呢?我一说,不就等于把老人的荒原戳破了吗?不,不说。让美丽的谎言
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不说。不然,这位珍贵的听众就会离我而去了。
师:对,不说,写得多感人啊!所以好的文字,要读好,要念好。再请一位同学。
生:我十分震惊,教授?首席小提琴手?这真的是这个耳聋的老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当我再次
走进林子,当老人继续平静而慈祥地望着我时,心中便涌出巨大的感动于感激。我真想大声对
老人说:“谢谢,是你让我重拾了信心,是你,让我这个音乐白痴有了自豪的感觉。可是,我
并不想捅破这个谎言,于是,我静静地拉,老人,静静地听。
师:诗一般的语言,一个静静地拉,一个静静地听。让这个感人的画面一直留咋我的心中。看,同
学们写得多优美。老师这里也有这么一段话,是这样写得: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珍藏著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
里,面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
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著,充满了整
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
一个人静静地听。
师:美吗?谁写的?这是作者写的一段话。作者写得原文。可是编辑我们的教材,却编辑成了六
点。你觉得是六点好,还是这段话好?
生:六点好,因为这样耐人寻味,可以让读者去想想,去遐想这样的故事。
师: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同学们,文章的结尾还有六个点,我们把这段话齐读。
生:后来,我已经能足够熟练地操纵小提琴,它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爱好。在不同的时期,我总会
遇到一些大家组织的文艺晚会,我也有了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总是不由
地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天清晨我唯一的听众……
师:从沮丧,到重拾自信,到演出时的自信,我想起那唯一的听众,这六点他神略了什么?我们读
懂了什么?请同学课后去想象,去感受,好吗?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