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例研修


明确:(1)都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第一个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第二个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多媒体演示)
(2)成语:魂牵梦绕  望穿秋水 归心似箭……
齐读第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在教师的适时、适度、适量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六、三读课文 难点突破 
1. 读第1-4段,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篇幅钱学森求学经历和他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这对表现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里写钱学森“学术取得的辉煌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反衬了他对祖国故土的怀念眷恋之情;作者从正面(头衔和担任各种重要职务)和侧面(美国空军的赞扬和美军海军次长说的话)写这些内容正是为了和后面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 (多媒体演示)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不惜挥墨在安排材料上是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2.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了20年,要写他的

一、基本信息

1)学科:语文

2)所用教材版本:苏教版

3)年级(册):八年级上册

4)课题名称: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5)课时数:一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②、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

重点: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难点: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活拨好动,加之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注意的持久性较差,对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品读语言也较为粗糙,表达能力不强。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中,我注意葱研讨课文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查找资料,在课外资料中发掘兴趣点,充实课堂内容,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影音文件,设计各种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注意采用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引入讨论、启发式教学,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课题)

陆游在很多年前就说过"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和生死,同样,我们也无法选择出生的国家,人跟国家之间的联系是命定的,没有人可以改变那种与生俱来的炎黄子孙的血种,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民族情感。

古语说“狐死必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始终眷恋着祖国》这篇文章,走近一位被美国人称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中国人,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历尽艰难,依然心向祖国,现在让我们去体味他那拳拳爱国之心吧!

(设计意图:“课伊始,意亦明”的直接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

二、走近钱学森

钱学森于19111211日出生在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大。1935年赴美留学,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195610月,以钱学森为院长的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正式成立,此后,在钱学森的带领下,中国的火箭和导弹事业突飞猛进,震惊了世界。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与钱学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他直接领导和参与了我国的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江泽民在授奖仪式上致辞,高度评价了钱学森对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贡献。由于钱学森在中国航天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19896月,国际理工研究所向他办法了罗克韦尔奖章;199110月,我国政府授予他“杰出科学贡献家”的称号。 (多媒体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会具体了解有关钱学森简要的生平事迹,体会钱学森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例研修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