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R >>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 正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教案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

                                                                   授课人:陈 原

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这一文体的基本知识;

2、抓住文章关键语句,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

3、品味探索作者对人类以及人类思想的深邃思考。

重难点:

1、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随笔的主要观点,体会其哲理意味。

2、  难点在理解作者对于人的辩证思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考。

教学方法:点拨法、对话法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一课时

预习要求:1、要求学生自读文本,划出在阅读中感受到的有深意的句子。

一、导入新课。

在西方近代学术史上,有不少经典的思想是以随笔的形式出现的。它不像学院派的论文一板一眼,逻辑严密。这种随笔往往兼具着诗歌与哲学的特质,既有冷峻的沉思,又不乏飞腾的想象。说到哲学,大家在潜意识里一定会觉得这很深奥,玄之又玄。其实,当哲理与随笔相结合就会酝酿出极富个性化而又意蕴深远的句子,就如我们手中的这篇文章的题目——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二、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让学生交流初读感受。让学生自由表达。学生可能会觉得文章谈的东西很深,既有诗意,又富哲理,耐人寻味。但谈的是精神、思想范畴的东西,感觉与生活有较大距离。

提问:课文的精髓都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一精辟比喻中。如果我们将这个标题作句子压缩,即为“人是苇”——同学对此有何看法?加上定语“能思想”后,意义有什么不同?

明确:相对于宇宙自然,人具有悲剧性,就像苇一样脆弱、渺小;但是,人“能思想”的属性又表明人并不是一般的自然物。

在文章中作者揭示了人类属性中两个相互毛段的真理:既渺小,又高贵。通过同学们的阅读与讨论,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这两个属性是如何互不排斥的存在于人的身上,而“思想”又是如何成就人的高贵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作者的思想就将在我们面前豁然开朗。

三、细致品读。

1、人之渺小。

让学生结合课文与自己的阅历来理解作者“人只不过是一根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的句意。

明确:其实这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比奔跑,人比不过猎豹;比跳跃,人比不过羚羊;比力量,人比不过棕熊;即使比生命力,人甚至连岩石下野的种子都比不过。人类之与自然,就像蚂蚁之于我们,当我们用水灌入蚁穴,在大水中挣扎的蚂蚁就像在自然中挣扎的我们,逃脱不了宿命。

2、人之高贵。

提问:既然人的生命是脆弱的,那为什么我们又常说人是万物之灵?文中哪一句话揭示了人类高贵的原因?作者又是怎样认识这种高贵的?

一般学生会找到这样一些句子:

①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②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③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教师总结:康德说:“自然界一切规定性取决于人的意识。”“高贵”也好,“伟大”也罢,都是人的意识,是思想的产物。人认识自身渺小,认识宇宙伟大,恰恰说明:是“能思想”的人才使“无知“的宇宙具有了意义。宇宙伟大,是依靠人的思想意识存在的;无思想意识.也就无所谓“伟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渺小的人和伟大的宇宙扯平了——正是人的思想,容纳了宇宙的伟大。人之“高贵”也正体现于此。

由于这一点的理解颇为抽象,因此可在此处做适当拓展。如在讨论到“人的思想囊括宇宙”时师生共同举一些实例。如屈原《天问》涉及宇宙起源、人生位置、神话产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时空、运动、物质的认识。

3、思想之于人的意义。

提问:从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明确作者肯定了人类思考的巨大力量。作者是如何肯定这种意义的?大家能举出思考形成人的伟大的实例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

教师总结:在千年之前人类就已经很重视思考,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韩愈认为“行成于思毁于随”;包括卡尔斯特的同胞笛卡尔也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人应认识自己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认识自己存在于世界的意义及使命。人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与认识,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也就与本文中的“苇”无异。“道德”是人的社会属性,人如果无思想而不成为人,那就是人的属性的丢失。身在困境之中,人类往往因能够思考而找到出路。古往今来无数的发明都是人类思考的结果,而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因为思考,李白才有了飞扬的诗篇;因为思考,苏轼才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在逆境中,懂得思考的人往往比不去思考的人更容易走出逆境。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在作者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固然,“思想成就人的伟大”,但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思”的伟大是否就能够克服或抵消“我在”的脆弱?“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就不再是苇草了吗?如果依然是一根苇,那人的意义何在?

讨论前,投影帕斯卡的生平作为引导思考的材料:帕斯卡的一生只经历了三十九个春秋。当中,有一多半时间是在病魔缠身中度过的,十八岁身体就开始赢弱不堪,二十刚出头就发生过中风,糟糕的健康状况甚至令他终生没有结婚。然而另一方面,帕斯卡尔又实在是世间罕见的天才。他在十二岁的时候便以看似顽童涂鸦般的方式,无师自通地掌握了欧几里德几何学。十六岁,帕斯卡尔以一篇《圆锥曲线几何》论文轰动了法国学术界,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帕斯卡定理。十九岁,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计算机。后来他又对极限概念做出了精彩的阐述,为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奠定了基础。在数学之外,在物理领域帕斯卡尔写成了著名的《真空论》,发现了“帕斯卡定律”。同时,他作为《思想录》的作者在哲学史上占据的崇高地位了。

教师总结:帕斯卡尔本人就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年少多病使他相信一个人的自然生命同一棵苇草没有什么区别,脆弱到可能因为一口气、一滴水而被毁灭。但他一生的成就又是那么的令人瞩目,便又证明了人类思想的巨大能量。“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一精致的比喻,就向人们道出了什么是人?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不论思想的光芒多模耀眼,人依然只是“苇草”,但这一株苇却因为拥有思想的力量而无比强大。烈火可以让布鲁诺的躯体灰飞烟灭,但却不能摧毁他的学说。

五、总结。

    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说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物质的角度看,人类只是沧海之一黍,而在思想的天空下,人类就是上帝,人类就是永恒。

作者的经典比喻与中国古典诗文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苍凉意境很有几分相似,传达出对人的自然生命脆弱性的一种无奈体认。但这不是单纯的感伤情绪的流露,因为之间有一个定语存在——“能思想的”。思想与苇相叠加产生了无穷的诗意的哲理美感,在这一比喻之中,人成为了一种矛盾、辨证的存在。

六、布置作业。

1、预习《热爱生命》,思考我们对待生命应有的态度。

2、以本课作者的思想为基础,尝试思考“人是什么?”作为本周周记。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短文三篇》教学设计:热爱生命、人…
    评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原文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节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优秀教案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文章
    做一株有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教案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我为什么而活…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2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必修4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原文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静静地做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 教育者应当是思想者》,窗外
    《人是能思想的芦苇》精粹教案集
    《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
    《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第二课时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优秀教案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能思想的芦苇》教案(苏教版高二…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
    读《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有感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
    短文三篇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短文三篇》教案
    引导学生作一根会思考的苇草
    教师经典阅读之:读《思想形成人的伟…
    读书让教师的生命绽放光彩
    《短文三篇》教学实录
    做一株有思想的苇草 让梦想慢慢起飞
    做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教师是一株有思想的苇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