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散文。文章满怀深情地思念北平的一棵长春藤,祝愿和歌唱它永不屈服于黑暗,期待着与它重新见面。作者从一棵树木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感叹,又很含蓄地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该作品以小见大,富含作者深沉、蕴藉的情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自然也颇受教材编委的青睐,因此人教(实验)04年5月版将其选编在高一年必修Ⅱ,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瓦尔登湖》一起,组成第一单元。这几篇课文艺术构思精巧独特、语言优美隽永。而《囚绿记》又以其新奇精巧的结构、深沉婉转的抒情、纯朴清丽的语言写出了景物的灵性而别于其它三篇。《囚绿记》一文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但在高中阶段仍安排进入必修教材,是考虑到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要求由“欣赏”到“鉴赏”层次的提升,通过指导学生对其鉴赏,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课标的教学目标,作用是不可忽视。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圈点批注,学会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⑶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确定目标的依据: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做了大胆的突破,不是像以往分析课文那样的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标题和文中的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批注来研读,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利用四十五钟时间让学生学到一点对自己的发展有用的东西。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本文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圈点批注这一传统而又有效的读书方法。基于对学情的考虑,学生在圈点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也不能做到准确完整,因此,如何提高圈点批注的质量,把圈点批注落到实处,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文本资源:为了充分发挥文本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除利用课文外,我还挑选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中的《遍地黄金》一文给学生品读,这篇文章在写景抒情方面与《囚绿记》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是一篇美文,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合用来做圈点批注的迁移练习,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阅读容量。
(2)学生资源: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交流圈点批注的情况,实现学生互动、资源共享及情感交流,分享学习的成果及乐趣。
依据:语文新课程认为语文教学环境、学生、老师、教课书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预习课文,但是对这一学习方法没有进行系统的介绍,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圈点时往往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调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其发现与感悟,如果学生表述不全,应帮其分析思路特点,给予其正确的认知指导,使学生既有学习的信心又能接受理性的建议。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由题入文,解题、猜题,整体把握全文,然后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以此为突破口来实现对文章内容、情感、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文意、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掌握圈点批注的品文方法,形成阅读的能力,再通过迁移练习来巩固、训练、提高。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和探究问题,然后学生课堂训练并互动交流,老师分析小结后再让学生迁移训练并展示、交流成果。
每个学生在情感、经验、阅历、知识等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差异性,而阅读教学又是学生、老师、教材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圈点批注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最能体现对话教学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阅读方法上的难题。这种方法的选择,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了学生交流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老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又是一个指导者。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在回顾前边学过的两篇写景状物散文——《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之后,引出《囚绿记》,指出:这篇文章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高中阶段再学,会有什么收获呢?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学习由题入文和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二〉品析文章标题:
先例举几篇已经学过的课文标题,分析其对理解全文的作用,再让学生探讨本文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目。让学生明白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之后指出要想对题目理解得深刻,还是要回到文章中,结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而过渡到下一环节。
〈三〉学习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整体感知阶段)
老师先对学生提出读书要求:《囚绿记》一文重点描写的情节是“囚绿”,要把握作者囚绿的原因,应注意文中哪些语言信息?请你找出来并做批注。然后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批注,必要时小组讨论,完成后在全班交流圈点与批注情况,老师引导小结,告诉学生在赏析文章时要抓住重点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圈点批注,可以做到对信息筛选整合,最终解决问题。并指出圈点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批注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之后再引导学生把课文中优美的写景句,揭示背景与主旨的语句和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挑出来批注,互相交流后老师归纳小结:圈点批注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这些重点语句对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都很有帮助。整个过程先由学生练习、活动,然后老师发现问题,指导总结,再由学生练习、交流,老师指导、评价、总结后转入下一环节的迁移巩固练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老师的指导作用。
〈四〉学生迁移练习:
让学生对精短美文《遍地黄金》做圈点批注。老师把学生共同批注的地方进行展示,让他们通过比较、讨论,进一步掌握圈点批注的要领,强化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落实。
〈五〉课堂总结:
我们从本文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在于,不仅巩固了散文阅读的方法,学习了如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如标题和重点语句来理解文章的方法,还学习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在各种体裁的文章阅读中。更体会到了作者那种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伟大。同时,我们从作者描写的“常春藤”“油菜花”这些微小的生命体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气息,感悟到了心灵净化、品质提升的可贵。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有“心”人。
〈六〉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问题的落实,进一步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要求学生对圈点批注的方法写一段文字进行总结,并交流《遍地黄金》的圈点批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