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设计:
当你看到风雨中,荷塘里,一张荷叶遮护着一枝娇小的红莲,你会由此景联想到什么?话音未落,学生三五个回答“母爱”、“母亲”。他们知道今天上第三课,所以答案非常符合我的意图。按说我应该高兴,可我却乐不起来,甚至有点把戏被拆穿后的尴尬。
我继续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在我的启发之下,学生陆续有了想到老师,想到解放军的回答。我追问的意图是想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培养一种“个性化”的品质,而不要因循守旧,望“师”生义。可是,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呢?学生在思路发散出去之后再回到“母爱”这个主题,和直接进入主题,孰利孰弊呢?
二、质疑
1.我的提问:第一节出现的是“船儿”,到了第三节为什么要指明是“白船儿”呢?学生回答:白色代表了纯洁,就像我对母亲的爱。
反思:
一般来说纸大多白色,更主要的原因诚如学生所说。补充的是先有了母亲对子女博大无私的爱,才使得我对母亲的爱也是那么纯洁。
2.学生提问:“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为什么是“她”而不是“我”?
反思:
学生思考交流后仍没有统一观点,我提醒学生关注语境。我看到在第一节和第二节出现的都是“我”,到了第三节就用“你至爱的女儿”和“她”来指代自己,为什么呢?第三节的内容揭示了本诗的主题——思念母亲。“你至爱的女儿”比第一人称更加亲切,更蕴藏深情,因为此句中没有用“我”,所以下句也没有用“我”。
忙得很,备课有点粗糙,对这个问题没有考虑过,所以当时我就这样和学生交换了意见,回来以后,更觉得没讲透。也许,“她”比“我”更显得我和母亲相隔遥远,愈加的爱,愈加的悲哀。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