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冰心诗四首》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一)《繁星》
1.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丰富感情。
2.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4. 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二)《冰心诗四首》
1. 朗读、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 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凝炼的语言。
3. 学习人生的哲理,珍惜大好时光,作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青年人。
【学习过程】
同学们,上一节课赵丽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的大门,那么我们从今天就开始走进去,去领略文学的无穷魅力,去感受文学的无限内涵,去探索文学的无穷奥秘。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散文《繁星》和冰心的《诗四首》。
第一部分 《繁星》
一. 了解作者及作品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的笔名。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等。
本文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运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游船抵达马赛。19日,巴金抵巴黎。在游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即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同学们,繁星布满天空的夜晚是美好的,它会让我们产生许多的想象,甚至会想到神奇有趣的童话世界。你喜欢星空吗?看到布满星空的绚烂多彩的星星,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想象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我国现代文坛泰斗――巴金先生一起,回到他19岁的时候,同他一起观赏满天的繁星。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一遍课文。看看作者几次观看繁星?每一次的时间和地点是怎样的?它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二. 基础知识
1. 重点字词
繁星 纳凉 密密麻麻 半明半昧 萤火虫 梦幻 怀抱 沉睡
2. 多音多义字
模 还
3. 形近字
坠 堕 纳 内 萤 荧
昧 味 仿 妨 防 访 放
三. 内容分析
1. 文章写了作者几次观看繁星?每一次的时间和地点是怎样的?它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提示:写了三次看繁星的情形。第一次是“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第二次是“三年前在南京”,第三次是“如今在海上”。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的。
2. 繁星引起了巴金哪些遐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第一次,“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表达一种甜蜜、温馨的感受,抒发了作者对星天的依恋之情。
第二次,“好像他们就是我的朋友,他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抒发我和星星的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情。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忘记了一切”“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小的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一种惬意、信赖,表现了我和星星的知心之情。
这几句话共同表现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和赞美,对光明的追求。
3. 仔细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绘繁星的?
提示:细致的观察。
表现在:第一次“密密麻麻”;
第二次“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微小,然而它却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第三次“海上半明半昧的星”、“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好像无数萤火虫在我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作者的细致表现在能够抓住“繁星”的位置、亮光、环境等,还注意了观察的立足点及方法。
描绘繁星,作者是先观察情景,再抒写感受。观察仔细,抒情真切。例如:第一次“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第二次“好像他们就是我的朋友,他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第三次“我忘记了一切……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小的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等。这些描写,表现了一个孩童的纯真,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 小结
(一)结构特点
全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情感为线索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2):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3-4):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二)写作特色
1. 由实到虚,虚实结合。
作者描写的对象,一方面是眼前景象,另一方面是由眼前景象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例如:文章第二自然段,前两句描写了观看星天的宁静环境,属于实写;后两句描写了观看星天的感受,加进去作者的想象,表达了作者爱看繁星的情趣和收获。
请同学们学习老师的分析,分析一下第三段,看看在第三段中作者是怎样把实景和虚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提示:这一段共十句话。前三句写海上每晚观看海上的夜景,属于实写,为后面写作者的感受张本;后面几句写“我”在舱面上仰望星空的奇妙感受,表现了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大量运用。请同学们按照上节课我们讲的这几种修辞方法的特点从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提示:比喻:“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把“我”的眼睛模糊所见的许多摇摇欲坠的星星比作无数的萤火虫飞舞,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排比:“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一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了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拟人:“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作者的眼里,天上那许多认识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们走进“我”,同“我”交谈。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同学们在分析时只要抓住特点,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
第二部分 《冰心诗四首》
一. 关于作者及作品
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等。
作品:选自冰心1923年编写的诗集《繁星 春水》。这四首诗,体现了冰心早期小诗的一些艺术特色,她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自己的感想和回忆。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在随意地挥写里蕴藏着朴素的哲理。
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冰心的四首小诗,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诵这四首诗,并试着概括叙述每首诗的大意。
二. 重点字词
1. 读音书写
鸟巢 折叠 倘若 无端 惊羡
明艳 泪泉 嫩绿 淡白
2. 形近字
躲――跺 妄――忘 巢――剿
嫩――懒 窗――囱 卷――券
3. 多音字
载 卷 和 着
三. 整体感悟
1. 反复朗读四首诗,概述每首诗的主题。
提示:《母亲》:用鸟儿对巢的依恋之感反衬出了儿女对母亲的眷恋之情。全诗不仅歌唱了母女之间诚挚的天然亲情,还把这种质朴的情感升华为抵挡人生风雨的精神庇护所。表达了诗人对博大母爱的赞美之情及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热忱肯定。
《纸船》: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诗人思念祖国思念母亲的一颗心。通过描写诗人乐此不疲的叠纸船、痴痴地盼望纸船能带走她给母亲的心声,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成功的花》: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牺牲和奋斗精神,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嫩绿的芽儿》: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全诗讴歌了青春的健美的活力,赞美了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促人奋进,催人向上,给人以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富有积极意义。
2. 朗读《母亲》,判断一下诗中的两个“风雨”各指什么?
提示:“天上的风雨来了”一句中的“风雨”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心中的风雨来了”一句中的“风雨”比喻心中的烦恼、忧愁和苦痛。
3. 反复朗诵《纸船》,思考诗人以《纸船》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提示: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4. 反复朗读《成功》一诗,回答我们从这首诗中应该获得怎样的启示?
提示:从花儿的成功,我们应该获得这样的启示:不要光羡慕别人事业成功时所得到的荣誉,要从他(她)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并化作自己的行动。只要艰苦努力,不断奋斗,勇于牺牲,就会成功的。
5. 反复朗读《嫩绿的芽儿》,思考“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否调换?
提示:分析内容,不难发现它们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的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它们说的话是不能互换的,因为这三句话与它们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使自己成才。一旦开出花儿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成“果儿”,又正如青年要敢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加辉煌。(这种题,只要同学们理解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四. 小结
冰心的诗短小、清新、雅丽、甜美,同时又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它流露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歌颂母亲的情怀,同时感染着读者,鼓舞着读者。她的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炼、清丽的语言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请同学们读下面的《青年人》这首诗,考虑后面的问题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诗中“描写”,“着笔”各比喻什么?这首诗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这道题考查同学们的理解感悟能力。
参考:描写,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诗中比喻在人生的青春岁月,好好地学习、锻炼、贡献。
着笔,用笔,下笔,比喻投身事业,参加战斗,也可以说与“描写”的比喻义相同。
诗人把青年人的生命史比作是一部连续待写的书稿,劝勉青年人珍惜时光,创造业绩,切莫虚度年华。
下面四首都是冰心的诗,选出与上面的这首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一首( )
A. 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儿/结得愈小。
B. 青年人呵!/为了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描写你后来的图画。
C. 我知道了,/时间呵!/你正一分一分的,/消磨我青年的光阴!
D. 零碎的诗句,/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吧;/然而它是光明闪烁的,/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里。
答案:B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注音写字
仿佛( ) 半明半昧( ) 霎( )眼 模( )糊 摇摇欲坠( )
鸟巢( ) tǎng( )若 折dié( ) 惊xiàn( ) jìn( )透
泪quán( ) nèn( )绿 血( )雨
2. 多音字注音组词
着( )( ) 和( )( ) 模( )( ) 还( )( )
( )( ) ( )( ) ( )( ) ( )( )
3. 形近字注音组词
荧( ) 坠( ) 昧( ) 浸( ) 洒( ) 嫩( )
萤( ) 堕( ) 味( ) 侵( ) 酒( ) 懒( )
4. 给下面的词语各写一个近义词
微小( ) 静寂( ) 柔和( )
惊羡( ) 纳凉( )
5. 课内阅读
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成功的花”来之不易。作者抓住花的 特征,用 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2)作者用 一词转到对其成功的历程的追溯。
(3)这首诗告诉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6. 课外阅读
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我并不柔弱!”
“我离不开足下的土地!”
“我需要一方领空!”
“根愈扎愈深,我愈长愈高!”
“吸收,才能长大!”
“大树是我的未来!”
……
这是模仿《嫩绿的芽儿》写的诗句。其中的“我”指的是什么?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并模仿《嫩绿的芽儿》的结构说上三句话。
【试题答案】
1. fú mèi shà mó zhuì cháo 倘 叠 羡 浸 泉 嫩 xuè
2. 略 3. 略
4. 渺小 沉寂(安静) 温和 羡慕 乘凉
5. (1)色泽 明艳
(2)然而
(3)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
6. “我”指的是一棵小树。
三个阶段可以分为一颗种子、一棵小树苗、一棵参天大树。
模仿略。注意抓住特征去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