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第四中学 郝艳丽 【教学重点】 1、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 2、明确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研讨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基本内容及全文的说明顺序。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学习第一、第三部分知识。(一名学生复述基本内容、说明顺序,多媒体显示本课教学重点。) 二、齐读前两段,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特点 1、多媒体演示四季图; 2、多媒体显示问题,学生思考: ⑴ 第一段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什么? ⑵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⑶ 从前两段看,本文说明的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⑷ 请选择其中至少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过渡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丰富的物候现象,那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作者又是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6~10段。 三、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顺序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2、找出段与段之间的连接词,并说明这些词语的作用。 3、指出这几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4、第九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5、作者安排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四、巩固提高 逻辑顺序包括哪些? 五、拓展练习 排列语序、段序(文字材料)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自由朗读; 2、多媒体显示问题,小组研讨、明确。 七、巩固提高 逻辑顺序包括哪些?(多媒体显示) 八、拓展练习 排列语序、段序(文字材料) 九、布置作业 1、收集至少三则农谚,并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想一想:怎样给一个小学生介绍有关“透镜”和“噪音”的知识,并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和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花香鸟语 决定因素 纬度的差异 (首先) 草长莺飞 经度的差异(第二个) 空间因素 主 高下差异 (第三个) 古今的差异(此外) 时间因素 次 【教后反思】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说明顺序有较清的认识,但对于空间因素、时间因素、逆温层的理解不明确,有关纬度、经度等地理知识的了解含糊。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