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重点语句分析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播禾。” 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能否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 这三个例子生动地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形成了必然规律。“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不能改成分号,因为前后说的是不同季节。“杏花开了”“桃花开了”说的是晚春时节,而“布谷鸟开始唱歌”指的是夏初时节;且前面讲的是植物,后面讲的是动物;还有句式也不相同。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这里的“前者”与“后者”各指什么? “前者”指“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后者”指“1921年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大自然的语言》重点语句分析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