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C >> 长城 >> 正文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福建省南安市洪濑学区注礼中心小学 刘俊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

   ⑴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⑵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     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28年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板书课题:     长城        (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观察彩图,了解图意:     (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

   ⑴ 介绍观察点:      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

     (在长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

     (在长城上)

   ⑵ 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      (抓住观察重点:长城。)      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长、大、弯)      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      (高大、坚固)      (可以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2、分组讨论: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     (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⑴ 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      (像一条长龙)      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      (比喻)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学生可能无法说出来,老师应当适当地引导。)

   ⑵ 作者为什么列举出“一万三千里”这个数据?      (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⑴ 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观察点)看到的?      (作者走在长城上)

   ⑵ 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来说)      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根据文意和学生搜集的资料异型想象,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情入文,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⑵ 默读第三自然段:      想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结”      提示:      “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因为:     ① 条石多,多到“数不清”。     ② 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     ③ 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④ 山势“陡峭”。“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⑶ 再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齐读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骄傲:

    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插图,结合下列词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条石 城砖 垛子 瞭望口 射口 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维

  同学们,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阅读”,本文通过“观察彩图,了解图意”──“图文对应”──“图文对照”──“复述插图”,四次看图相得益彰,让学生受到了观察能力的训练,从中学会观察的方法。通过“拓展延伸”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长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长城》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教室里筑起“成语长城”——四年级作…
    长城教案
    长城教案2
    长城概况
    《长城》教案
    专题《长城》教案
    《长城》教案设计
    《长城》教案设计3
    《长城》教案设计2
    《长城》教案设计4
    《长城》教学设计 教案
    《长城》教案
    长城资料
    《长城》说课稿
    长城说课稿
    长城说课稿2
    长城说课稿3
    《长城》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 长城说课稿
    《长城》说课稿2
    《长城》说课稿3
    长城教材解读
    《长城》说课稿
    《长城》课堂实录
    长城 课堂实录
    《长城》一课十分钟课堂实录
    《长城》课堂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长城教案
    《长城》教学设计2
    《长城》电子课本
    《长城》教学案例与反思
    《长城》教学案例
    《长城》教学案例
    《长城》教学与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善于利用生活经验──《长城》教学反…
    《长城》教学反思
    教学《长城》一课后的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长城》教学反思
    《长城》教后反思
    把语文课搬到网络上去──《长城》教…
    《长城》教材插图
    《长城》课文简说
    《长城》词句解析
    《长城》教学目标
    《长城》教学建议
    《长城》重点难点
    《长城》相关链接
    《长城》参考图片
    《长城》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长城》近义词反义词
    《长城》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长城》词语造句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课文赏读
    《长城》中心思想
    《长城》写作特点
    《长城》结构分析
    《长城》词语积累
    《长城》开心积累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难句解析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快乐练习:写字
    《长城》教学设计
    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长城》教学…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读中有悟 悟中有情──《长城》教学…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发挥教学机智 应对课堂意外──《长…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凸现主体 发展创新──《长城》教学…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我知道,我会说──《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说课设计
    《长城》说课设计
    《长城》阅读提示
    《长城》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从“远看”“近看”到“单看”“多看…
    《长城》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长城》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长城》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长城》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长城》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长城》教学杂谈
    《长城》说课指导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想
    研讨《长城》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长城》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词语解释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