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学设计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高级中学 诸定国 【教学目的】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安排】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测课文所写作的时代背景,猜测作者的身份。 2、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3、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4、根据课文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老妇人的性格特征与刻画此人物形象的意义。 5、小结本课时教学: 布置思考题: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1、复习导入。 2、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刻画老妇人的细节描写之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内容,然后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3、再找出刻画老妇人所用的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交流评价,看谁写的最为妥贴。 4、引导讨论: 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讨论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5、小结课文教学,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见自读课本)。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蜡烛,西蒙诺夫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蜡烛》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