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回
王安石脍炙人口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著名的游记式的政论文章,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名篇一样,早已列为我国的高中课文。
褒禅山,位于安徽省中东部的含山县。实事求是的说,褒禅山是一座平常的山,山中有一个平常的洞,即华阳洞,但由于历史的偶然,王安石到此一游,并留有“游褒禅山记”一文,所以,褒禅山便以此闻名天下。
我们知道,王安石的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历史事件便是“王安石变法”。既然如此,王安石的游记也与其它游记不同。文中没有更多的景物描写,其精髓尽在议论之中,即借游山之事抒发思想,讲的是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心得和体会。
王安石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意志坚定、不避旅途艰难困苦并有足够体力的游人,才能登高望远、揽胜窥幽,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奥秘。正所谓“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反之,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探奇窥幽的激情的勇气,只能浅尝辄止。
于是,王安石最后感叹: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北大著名哲学教授胡军在“哲学是什么”一书中引用了王安石这段话,他说:对于大自然的奥秘始终抱有惊讶的情绪,从其本质讲,就是追求真理的勇气。而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同时也是探索自己思想的过程。又说:人有了这样的信心,就没有什么东西会坚硬顽固到不对他展开。
由此可见,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就是在当下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