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S
>>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正文
《水龙吟》苏轼解析
《辛弃疾词两首》说课稿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水龙吟]《登…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
《水龙吟•登建康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
辛弃疾
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
辛弃疾
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
辛弃疾
,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
苏轼
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读过
辛弃疾
的这首词,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
东西
,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
——(
1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
所见
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
辛弃疾
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
辛弃疾
,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
辛弃疾
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 (1)看、拍、会、登
(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
辛弃疾
的感慨呢?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师:女生读的如此有气势,男同学想不想和她们比比?那就请男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下片。
二)分析词的下片
师: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师: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张翰
——
乐于归隐
_____(正)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______(反)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
辛弃疾
是借张翰来自比,
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
辛弃疾
的雄心壮志。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
辛弃疾
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 用典
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
辛弃疾
可谓是用典高手。
6、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
这三句是写
辛弃疾
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
师: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
辛弃疾
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