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么:
1、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南宋的历史背景;
2、 把握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伸的悲苦心情;
3、 理解上片的情景交融、比喻和下片用典、借代的表达技巧。
怎么教:反复诵读、联想延伸、探讨交流。
一、启疑引思·说泪水
同学们好!老师我来自合肥,二十年前就对XX有了了解,因为大学时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庞继涛,他是阜南县人。他快乐健谈,笑声爽朗。毕业时,最后一晚,他送走了一个有一个兄弟,只剩我和他面对曾经欢乐的宿舍时,这位皖北大汉,仅止不住得流泪了。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可不是吗?生活中、文学作品中,常常看到泪的闪光:
l 黛玉: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只缘木石前盟、儿女情长
l 唐僧:西天取经抹泪痕,一哭就是几万里。
——只因菩萨心肠,软弱寡断
l 刘备:滚滚长江逝泪水,刘备骗尽英雄
——只为叼买人心,哭来江山
二、知人论世·解生平
l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忠愤的泪
l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孤愤的泪
l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忧愤的泪
三、感知描写·析景语
1、自读上片,疏通字句。
①教师板书重点;
②学生提出疑难;
③学生放声朗读。
2、用下面这种格式回答辛弃疾流泪的原因:
我找到的是XXX句,这一句告诉我们,辛弃疾是为……而流泪。
4、 教师总结
①为何流泪?
l 半壁河山、残山剩水 ——忧国泪(高声诵读对应诗句)
l 家乡沦陷、客居江南 ——游子泪(高声诵读对应诗句)
l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报国泪(高声诵读对应诗句)
这种忧国思乡、壮志难酬的情感诗中没有明说,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来表达的。
②表达手法
A、长天、秋水、远山——忧愁怨恨、山河残破
B、落日、断鸿——客居江南、游子思乡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诵读对应诗句)
C、看、拍——排愁遣恨、壮志难酬
——细节描写(诵读对应诗句、连贯朗诵上片)
四、理解典故·品人格
1、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古人,是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
l 李白的选择
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愤世嫉俗,陶醉山水
l 陶渊明的选择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远离官场、归隐田园
2、辛弃疾也会从古人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吗?写到了那些古人?
他们准备过怎样的生活?辛弃疾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方式的?
l 张翰,字季鹰 ——辞官归隐 享受生活
——不愿
l 许汜 ——买田置产 谋取私利
——不屑
l 桓温 ——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
——不堪、无奈
3、辛弃疾的选择:
明哲保身、苟且偷安、自私自利的道路——畅通着
买田置产,江南终老——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随波逐流、纸醉金迷
御敌抗金,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大门——紧闭着
人生困境、英雄失意
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辛弃疾——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揾英雄泪
五、拓展延伸·我评价
1、英雄为何潸然落泪?
中原沦丧、河山残破
家乡沦陷、客居异乡
泪 无人会意、壮志难酬
流年易逝、人生短暂
2、郭沫若的评价。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附录: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