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张坤 40702046 汉文一班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对秋景的形象描绘,赏析品味诗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赏析颈联,“两开”、“一系”的双关含义
3、体会诗歌中抒发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思乡之感。
二、教学重难点
1、赏析诗歌,把握景与情的联系,品味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诗歌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
交流互动、多媒体演示、讲述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学生猜字谜:
左边绿,右边红,走到一起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答案是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与秋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杜甫走进1200多年前的那个秋天,去共同感受诗人在长江之畔的千丝万绪。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秋兴八首(其一)》。
(二)诗人简介
(1)生平与写作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受的教育与熏陶,使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2、《秋兴》组诗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月逝去,宇宙的时光的流走,人世的生命不永恒。
(三)课文赏析
1、初步感受
(1)听朗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学生自由朗诵,并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3)小组合作讨论,形成个人的基本理解。教师随机抽取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的理解。
2、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了解全文大意,解答学生对字词句的质疑。
(2)诗歌评析
①首联
“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
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③颈联(重点)(对仗工整,语言精练,语含双关)
颈联由写景直接转入了抒情,抒发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了思乡衷曲。颈联二句即景感兴,对菊落泪,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这二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诗歌语言文字功夫之深。作者流落滞居夔州二年,二度逢秋,丛菊两开,去年对菊落泪,今年亦对菊落泪。 “丛菊两开他日泪”,“开”字,一语双关,既是花开,亦是泪开。“孤舟一系故园心”,“系”字也是一语双关,系舟,亦系身系心系。系心者,思乡郁结;系身者,久滞不返。两度菊开两度春秋,诗人却孤舟一系,思乡难返。另外,诗人还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
④尾联
尾联由抒情又回到了对景物的描写,时间也从白天发展到了日暮。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冬日即将来临,萧瑟寒冷,人们都在赶制寒衣,白帝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进一步表现出悲秋的伤感。在萧瑟秋风里,在阵阵捣衣声中,隐含了游子无家可归的惆怅凄凉,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同时尾联也紧承上文“故国心”,也暗暗契合了题目。
3、再读诗歌,体会深层含义
(四)总结全诗
1、主旨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②语言精炼,对偶工稳。
杜甫十分注重对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颈联的遣词造句上,“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所以,一个“开”字,一语双关,既是花开又是泪开。下句“一系”,既应“孤舟”又下启“故园心”。“系”字也是一语双关,系舟又系心。这两句同时也是对仗工整,“孤舟”对“丛菊”,“一系”对“两开”,对仗工整。
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六、作业
1、背诵《秋兴八首(其一)》
2、用散文化的语言将这首诗描绘出来,不少于200字
七、板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降 枫树凋 秋气萧森
景 凄凉愁苦
波浪汹涌 风云漫卷 接连天地
丛菊 开 花开
情 泪开 他日泪(果)
孤舟 系 系舟 悲情
系心 故园心(因)
八、教学流程图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明 许光祚草书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