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吴汝纶公学张国威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此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所作,是一篇感世伤己之作。秋兴,是因秋而感怀之意,原是八组诗,此居其一。
为躲避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杜甫携家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居四川浣花溪边,靠时任西川节度使的好朋友严武的资助,度过了后半生较为安稳的三年多时间,后严武回京任职(回京不久即死去),杜甫失去依凭,不得不于765年买舟东下,以期出峡口,绕道襄阳返回河南老家,不想,滞留夔州,一驻就是二年。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虽于广德元年(763)结束,然藩镇坐大,战乱时起,军将哗变,时有发生。吐蕃回纥乘乱入侵,中原动荡,京畿不稳……于国,杜甫看不到安定中兴的迹象,于己则疾病缠身,知交零落(好友王昌龄,李白,严武等纷纷辞世),身如飘蓬,壮志难酬。
于是郁积心头的家国之慨,于766年触夔州之秋景,勃然喷发了。
请看首联 “玉露凋伤枫树林,”其意是说,表面温润的白露,一夜之间将枫林染成猩红。枫叶瑟瑟,随风飘零。其实,杜甫不过借“枫林”而代万木。此时万木萧瑟百草凋零之意已出。作者此处用的是借代法,以部分代全体。其诗意与“无边落木萧萧下”同。故而第二句“巫山巫峡气萧森”,即巫山上下被萧瑟阴森的秋气笼罩顺势推出。短短14个字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已向人扑来。悲凉的心绪油然而生,全文之基调已经确定。
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兼”,连的意思。江中浪涛接天,“风猛风狂”之意已寓其中;塞上(夔州的山)风云匝地而阴,云翻风狂。“浊重的水气带出地下沉沉的阴气”与空中阴森之气混合一体也已含在句内。水带阴气,上达于天;云带萧森,深入地底。阴森之气,充塞天地,侵肤入肺,已然可感。颔联用互文手法。通过具体的意象将首联的“气萧森”三字写得生动可感,跃然纸上。
细心的读者,除了有我上述的感受之外,总觉得此两句犹有所托。你看,骇浪惊涛,总给人以危险动荡之感;翻腾的阴云给人恶势力猖獗之感,……是的,是的,这阴暗动荡之景确是中原混乱,外敌入侵的惊险时局的象征。如此深厚之意,老杜借写景透出,言语上几乎不着一丝痕迹。老杜对森秋的感知对时局的担忧,借描摹秋景写出,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茂密的山菊第二次绽放(“从菊两开”),那分明就是我去年曾落下的感伤的泪水(“他日泪”),孤舟永系(“孤舟一系”)系住的不是船,分明是我思念故园的悠悠之情(“故园心”)。噫——,漂泊无依的苦况,靠“孤”字传说;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借“泪”“心”托出。凄苦万分却只能埋在心底,与病身相伴。千年之后,读此两句,直想冲天一恸,不知老杜当时病弱之身何以能堪!
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很好的绾结了上文。首颔两联既已写出霜风凄紧阴气彻天之状,此联写户户捣衣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白帝城高”显得四野空阔,霜风凄紧,“暮砧”声“急”,足见寒衣还没有备齐。只是这“寒衣”送往哪里,却值得一问。
它送给戌边的将士!
它送给迟归的游子!
送将士,照应的是战火频仍,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绾结的是第二联有感时事;送游子,可亲人分散,有些人并不知游子身在何方,分明含有自己的影子,绾结的是第三联感伤自己。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全部写出了。
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本诗景中含事,事中融情,情景合一,情事合一,水乳交融,难以分割,令人咂摸不尽,回味无穷。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以笔者意,除《登高》在“沉郁顿挫”的风格上可以与此诗相媲美之外,杜诗,鲜有出其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