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Q >> 秋兴八首(其一) >> 正文

 

《蜀道难》 金晓涛

一、背景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充分展示了李白浪漫主义的激情,代表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特色。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第一个板块是“诗从肺腑出”,选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首力作,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把握不同诗人的不同的诗风,体验他们的人生情怀。其中第一首就是李白的《蜀道难》。

高一学生已对李白事迹和诗歌风格有所积累,但是学习这么长的、一唱三叹的古体诗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读入境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特别是对古诗的旋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把握。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标准尺度》)于漪老师:“诗歌是灵动的,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灵秀。因此教学生阅读,千万不能肢解,不可嚼烂,千万不能把秀气,灵气教丢了。”说得多好啊。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本诗时,要注意不能条分缕析,而应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品评和互动中体会李白诗歌中的激情以及这种激情赖以存在的艺术形式。

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体验感受《蜀道难》中展示出来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艺术特色。这里,学习重点是对蜀道之难的内容的把握。学习难点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重点诗句深刻含义的理解,以及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

我的诗歌教学理念可以概括为这样三点:

一是以美读获得诗的美感;二是以自主研习获得诗意的把握;三是以与诗人对话获得心灵的陶冶。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而诗歌又决定了文本研习具有其特殊的方式,因而我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为诵读、点评、比较。具体来说,有:

1)诵读法。这是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朗读时,我要引导学生把握重音、语调、语速,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诵读,使学生得出对本诗的整体印象,感觉文章的“气质”,发现精妙词句。

2)评点法:评点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这是文本研习的有效方法。必修1《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编者在对话栏中对作品进行评点,是一个极好的示范。而对诗歌进行评点,就更有利于品味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与诗人展开对话。

3比较法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也是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语言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更容易看清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或相异点,因此,我在教学中引用同一诗人的同一风格的诗歌进行比较,引用不同诗人关于同一意象的诗歌进行比较,以便在相互联系中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二、设计

(一)导入

先让学生简介李白,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李白,并请他们回顾几句李白的诗句。学生一般会提到李白是诗仙,我就在此基础上,补充李白的另一首诗:“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略做解释之后,问学生一个问题:贺知章读了《蜀道难》之后,赞不绝口,脱口而出称他“谪仙人”,这首诗为什么会让贺知章对李白产生这样的评价?

[说明]在这一环节,我是基于学生对诗人原有了解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拓展,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又提出了本诗的学习重点。

(二)正音读

由于这首诗歌有许多生字,为了让学生读准音,我采取以下两个步骤:

1、先把生字投影,让学生读生字认音;

2、接着指明三位同学以接龙的形式将诗歌朗读一遍,看字音落实情况。如有出现其他错读字,则及时板书于黑板上。

3、接下来让全班齐读。

[说明]为什么我这么重视正音读呢?是考虑到蜀道难这首诗在教材中的位置以及它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新教材中出现的第一首唐诗,也是第一首古体诗,学生非常陌生。通过这样多次朗读,使学生熟悉这首诗并培养他们对本诗的感觉。

(三)鉴赏诗歌意境

1、配乐范读,要求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听:找出全诗直接写蜀道之难的句子。

听完后,学生会很快找出三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让学生大声朗读并体会这是李白诗里经常运用的一种文学上的高度夸张手法,以强烈的夸张突出艰难的程度。这句诗,它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以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有一唱三叹之效。清人沈德潜这样评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2、追问:除了这直抒胸臆的三句,其他地方是怎样具体描写蜀道之难的呢?

先和同学们一起鉴赏前面几句,以作示范。如:

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神话传说

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通过想象,摹写神情、动作,使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说明]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蜀道之难体现在哪里;第二,这里采用了什么写法。前者是内容的理解,后者是技巧的赏析。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因此我先和同学们一起鉴赏前面几句,以作示范,目的在于先引后导,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3、示范后,同桌两个人头碰头一起品读,找出一句或几句进行精读品味,并拿出笔进行点评,同桌交流讨论。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解读文本,品味语言,然后请学生起来谈理解感受,进行充分交流。在学生讲述过程中,采用比较法适当点拨拓展。如:

1引用不同诗人关于子规这一意象的诗歌进行比较。白居易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些诗句都写出了凄苦之状,哀怨之情。

[说明]补充引用是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赏析,这些诗句都写出了凄苦之状,哀怨之情。由此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用此意象主要为突出凄清和空寂,也能更好地赏析这里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2引用不同诗人关于空山这一意象的诗歌进行比较,让学生赏析空山所营造的意境。如王维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王维的“空山”是清幽之境,而李白的“空山”是空寂荒凉之境。

3)引用李白运用夸张的有关诗句,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说明]夸张是最能体现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一种手法学生应该非常熟悉,回忆李白运用夸张的有关诗句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这里是引用同一诗人的同一风格的诗歌比较。
4还有运用比喻之句,如: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剑阁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让“豺狼虎蛇”般的叛臣逆贼作为守将,必将引来战乱。表达了李白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了让学生体会比喻的妙用,我又让学生比较“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和“朝避叛臣,夕避逆贼”效果会有何不同?引导学生体会:用“虎蛇”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叛臣逆贼血腥、凶残的一面,更好地理解蜀道难的因素之一——因地势险要而易引起战祸。

(四)美读

在学生充分的交流对话表达之后,再一次让学生倾听艺术家朗诵,强化通过诗句品味获得的艺术美感。接着,进入总结环节。

(五)布置探究性的作业

《蜀道难》主旨探索。

三、反思

这个设计完整地呈现了三读的过程:

1、初读阶段:注重学生对诗人的原有了解,然后适当加以拓展,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又确定了本课的学习重点。

 2、精读阶段: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意象的横向联系、李白诗歌风格的纵向联系和引导言语形式转换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加深对蜀道难所创造的意境美的整体把握。

3、总结阶段:我曾想过要自己这样总结:通过对具体诗句的朗读、品位和赏析,我们充分理解了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卷。他着力描写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出对社会的忧虑与关切。——这个总结挺不错,但是它不是来自学生的,因此我就把问题交给学生,再提出上课伊始时的问题:这首诗为什么会让贺知章对李白产生“谪仙人”的评价?让学生思考整合在对话中获得的信息,给出问题的答案,或许他们的答案不如我的完整漂亮,但相信这样的做法会让他们收获更大。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蜀道难》 金晓涛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 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一…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实录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七言律诗-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和杜甫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之七>杜甫三绝唱之一]
    秋兴八首---杜甫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杜甫《秋兴八首…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明 许光祚草书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
    《秋兴八首》课堂实录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案例
    云南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杜甫与《秋…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杜甫的《秋兴八首》鉴赏
    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杜甫)鉴赏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实录
    秋兴八首(其一)课堂实录
    《秋兴八首》(其一)课堂实录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一…
    秋兴八首 其一 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原诗          实际…
    《秋兴八首》(其一)翻译
    《秋兴八首》教学反思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反思
    《杜甫诗三首》结构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_英语
    秋兴八首初评其二
    《秋兴八首(其一)》同步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反思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旅夜书怀》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案例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四)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案例
    情因景而重,景因情而浓——《秋兴八…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八)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七)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五)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三)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二)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 赏析
    语文:杜甫与《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