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宜昌市实验初中 韩宗秀 教学设想: 1、一首著名的宋词,系豪放派词人,词的意境广阔、深远,要求学生想像词中那战火纷飞的场面,从而进一步了解词的主旨。 2、本词用字简炼,短短的62个字,给我们勾画了一场塞外战争图,故本词不宜作太多字面上的解释,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词意。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想像能力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一起背诵学生曾经学习过的辛弃疾的两首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介绍小序、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语气,并在书上划出断句位置。 2、学生读。(小组读、个人读,要读出豪情壮志。有点评) 四、分析(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一)上阕: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来) 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分组讨论,根据词意,想像出此时的场面) 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二)下阕: 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统一祖国的愿望? 2、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五、拓展思维练习。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词派的代表,《破阵子》和《江城子》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请同学们试着把这两首词和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晏殊的《浣溪沙》作比较,看看他们在内容上,写作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六,尝试背诵两首词。 七、课后作业: 把《破阵子》或者《江城子》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