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君诗笔有奇气──曹雪芹诗词成就简说
|
爱君诗笔有奇气 ──曹雪芹诗词成就简说 胡文彬 曹雪芹作为小说家的声名,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但是要说曹雪芹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这恐怕就要拿出一点证据来,否则就会有人说是标新立异,近乎发“怪论”。 说起来,曹雪芹还确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杰出的诗人。证据有三: 1、敦诚、敦敏兄弟和张宜泉诗文集中的记载; 2、他代《红楼梦》中各色人物写下的大量诗词曲赋; 3、由《红楼梦》中人物代说的精采“诗论”。本文拟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曹雪芹的诗才、成就、风格及其家学渊源,作一番粗浅的探索。 一、“工诗”的记载 曹雪芹在世时究竟写下了多少诗词作品,今天已不可考。但他在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心目中,都首先是一个诗人。如甲戌本《石头记》第2回前有一首七言诗: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脂砚斋在此诗前“诗云”二字下特批道:“只此一诗便妙极。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余自谓评书,非关评诗也。”这条脂批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脂批指明这首七言诗的作者是曹雪芹;其次,脂批说明“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伯辈,还是舅辈,这里不作考证。但他是雪芹写作《红楼梦》一书的见证人,或称为“合作者”,这恐怕不至于出大格的。因此,脂砚斋对雪芹的诗才该是很了解的,评价也不会是完全出于对亲人的溢美之词。 除了脂砚斋之外,与曹雪芹有过交往、关系甚为密切的,要数得上敦诚、敦敏、张宜泉三个人了。翻开三人的诗文集──《四松堂集》、《懋斋诗钞》、《春柳堂诗稿》,我们可以发现有关雪芹“工诗”的记载,至少有十数处之多。现举其要者如下: 1、敦诚《寄怀曹雪芹(沾)》: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2、敦诚《佩刀质酒歌》小序云: 秋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 歌中有句云: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勘与刀颖交寒光。 3、敦诚《荇庄过草堂命酒联句,即检案头〈闻笛集〉为题,是集乃余追念故人,录辑其遗笔而作也》联句中有云:诗追李昌谷(松堂。谓曹芹圃)狂于阮步兵(亦谓芹圃) 4、敦敏《赠芹圃》: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5、敦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 6、敦敏《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逝水不留诗客杳,登楼空忆酒徒非。 7、张宜泉《怀曹芹溪》:何当常聚会,促膝话新诗。 8、张宜泉《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君诗曾未等闲吟,破杀今游寄兴深。 9、张宜泉《题芹溪居士》,诗前小注云:姓曹名霑,字梦阮,号芹溪居士,其人工诗善画。 10、张宜泉《伤芹溪居士》,诗前小注云: 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从敦氏兄弟、张宜泉的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雪芹生前是“工诗”的。他尽管不轻易写诗(“君诗曾未等闲吟”),他的朋友还是有许多机会读到他的诗作,听到他的歌行。但令人遗憾的是,雪芹当年写下的诗词、歌赋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散佚了。因此,今天要研究曹雪芹的诗词成就、风格,自然是有一定困难的。这一点,恐怕也是今天的许多读者不甚了解曹雪芹也是一位诗人的主要原因。 二、诗人只留下了两句诗 大凡在一个平庸的社会里,天才人物的遭际一般说来多是不幸的。曹雪芹一生的命运也是如此。除了《红楼梦》这部不抜?的杰作之外,曹雪芹作为诗人,没有一本诗集留传于后世,甚至连一首完整的诗也没有保留下来。留下的只有两句诗。至于几年前传抄的那两首“佚诗”,一首是从近人富竹泉的《考槃室诗草》中抄来的;另一首的前六句则是“时人所补”,那后二句则见之于曹雪芹的好友敦诚的《鹪鹩庵笔尘》,这是早已为研究者所知的。 敦诚是清宗室中颇有点小名气的文人,他会写诗,在满洲八旗中也称得上著名的诗人了。他也喜欢戏曲,约于乾隆二十七年写了一折《琶琵行传奇》,邀集新朋旧友去观赏,并请为题跋。看来,雪芹当时也在被邀之列,观戏之余挥毫写下七律一首。敦诚对雪芹的这首题诗印象颇深,后来追记此事时写道: 余昔为白香山《琵琶行》传奇一折,诸君题跋,不下几十家。曹雪芹题诗末云:“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亦新奇可诵。曹平生为诗大类如此,竟坎坷而终。敦诚懂诗,特意在“诸君题跋不下几十家”中,举出雪芹诗加以评论,可见雪芹的全诗是写得非常之好的。 有人说敦诚有点太“吝悭”笔墨了,若是他当年将雪芹的全诗都录下来,何至于酿成后世的一段“诗案”来呢我看,这埋怨固然有道理,但也有点太苛责敦诚了。他哪里知道后世的人们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研究得这么细,竟发展成为专门的学问──红学呢!所以,我倒觉得应该感谢敦诚,他毕竟为我们保存了曹雪芹的两句诗,而且还告诉我们雪芹的诗作是以“新奇可诵”著称的。若不然,我们怎么知道“曹生平为诗大类如此”呢!从敦诚的记载中,我们对雪芹的诗词风格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就此而言,我认为敦诚还是一位有功之臣呢! 三、诗人,为小说中人物代笔 曹雪芹“诗才忆曹植”,除了前面谈到的两点之外,我想《红楼梦》一书中所写下的大量诗词曲赋也应该算作一个证明。因为,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从六朝志怪到唐宋传奇,从历朝演义到元明话本,夹写诗词曲赋简直是一种常见的“章法”。但是,自从有小说以来,象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下的诗词曲赋,实属罕见的。仔细研究一下《红楼梦》中的韵文部分,我们不难发现如下几个特点来的。 1、“文备众体”。《红楼梦》中有诗、词、曲、赋、诔、谜、小令等体裁,可以说应有尽有,样样俱全,其体裁之广是任何其他古典小说所不能比拟的。 2、数量惊人。《红楼梦》中所写的诗,据我的不完全统计,诗近120首,词8首,曲子23首,赋一篇,诔文一篇。此外,还有谜语、偈语、酒令等一类“小玩艺”,均不计算在内。以小说中诗作者计算,共有24个重要人物写诗填词。其中那位“杂学旁搜”的怡红公子贾宝玉写了19首诗,而女诗人潇湘妃子林黛玉则写了20首(不算她代宝玉作的“杏帘在望”一首)。由于这些诗词曲赋主要是集中在前八十回(后四十四回仅有诗7首、词一首,曲赋皆无),所以说,其“数量”之多也是一大特点。 3、“按头制帽”。前人论及《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时说,《红楼梦》“不比他小说,先有几首诗,然后以人硬嵌上的。”“其优劣都是各随其人,按头制帽。”曹雪芹按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学识,为他们代写各种不同体裁、风格的诗词曲赋。宝玉的诗清新飘逸,又带有几分富贵公子的纨裤气。庚辰本第十八回写宝玉题《怡红快绿》有句“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脂砚就评道:“王梅隐云:‘咏物体难双承双落,一味双拿,则不免牵强。此首可谓诗题两称,极工极切,极流离妩媚。’”第二十三回当宝玉作“春夏秋冬”四时“即事诗”时,又有脂批道:“四诗尽安福尊荣之贵介公子也。”诗如宝玉。 林黛玉的诗哀怨徘侧。她在第27回《葬花吟》中怜花、惜花以花自况,把自己凄凉的心境,写得漓淋尽致。《红楼梦》中多处写黛玉“以泪还债”,其中《桃花行》一诗最有代表性。诗中写道: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甲戌本有一段眉批说:“开生面,立新场,是书多多矣。惟此回处生更新,非颦儿断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情聆,难为了作者了,故留数字以慰之。”又有特批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可见,黛玉之诗亦如其人。 薛宝钗为人“敦厚温柔”,其诗也“温雅沉着”。“珍重芳姿昼掩门”,就是其人写照。庚辰本第37回有脂批说:“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荡之词,绮靡秾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脂批者在此大发慨叹,“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脂评对黛玉、宝钗的诗词风格,也有评论。如“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句下,就有脂批说:“看他终结道自己。一人是一人口。逸才仙品固让颦儿,温雅沉着终是宝钗。” 王熙凤,她虽是女管家精明能干,但文化不多,所以开口吟出“一夜北风紧”的“粗话”来。但这句“粗话”是符合她的身份的。刘姥姥来自农村,她的生活经历只能作出“大火烧了毛毛虫”或者是“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之类的“顺口溜”来。至于那位皇商出身的呆霸王薛蟠,不学无术,只能唱出“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否则他就不是呆霸王了。 4、“诗中有画”,“情景交融”。诗画汇合始于唐朝。宋苏轼在论及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唐宋以降,诗歌中特别注意画意。曹雪芹是既“工诗”又“善画”,自然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道理有更深刻的领会。所以,《红楼梦》中所写的诗词曲赋,本身就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如《警幻仙姑赋》、《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红梅花赋》等篇,令人读后如入瑶琼仙境一般。从这些“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物的神态,而且看到了他(她)们的心境。诗、画、情三者,在曹雪芹的笔下是完全融为一体的。 5、诗为谶语。《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大都与人物的结局紧密相关的。研究者从每个人物的诗词中可以探测出其人的结局如何,这是曹雪芹写作时就精心安排好的。不要说《好了歌》及注、《金陵十二钗》册词、《红楼梦》十四支曲和《春灯谜》等等,就是《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柳絮词》、《咏白海棠》等诗,也无不暗寓着人物的命运。庚辰本第 37回有史湘云《白海棠和韵二首》,下有脂批道:“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探春写了一首《柳絮词·南柯子》,词云: 空挂纤缕,徒垂络丝。也难绾着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尘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终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这就是张新之所说的,“书中诗词,悉有隐意,若谜语然。口说这里,眼看那里。” 总之,通过以上五点我们可以说,曹雪芹不愧为一个大诗家。我们不可能设想,一个对写诗填词一窍不通或是半瓶醋的作家,他能够如此挥洒自如地代小说中各种人物写出如此精妙的诗词曲赋来。当然,我们不会说《红楼梦》中那亊?小儿女的诗词水平就是曹雪芹的诗词水平。作家和他笔下的人物是有距离的,不仅是思想的,也是才艺方面的。但是,我们可以说,从《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看出曹雪芹的诗才是达到了一种相当纯熟的高度。这样的评价,应该是符合事实的。因此,曹雪芹《红楼梦》中写下的大量诗词曲赋,表现了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也是他的诗词成就的一部分。 四、脂评说,“亦为传诗之意” 甲戌本《石头记》第一回写贾雨村中秋夜“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诗云:“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脂砚斋在此诗上特批道: 这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这条特批是否有漏字,我不敢妄说。其中的“亦为传诗之意”一句,倒是惹人注意的。红学专家对此句多有解释,意见也颇不一致。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序言中说: 有人认为红楼梦有传诗之意,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可以明白看出红楼梦里人物的诗是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这类诗作也是服从于作者笔下的人物的性格。 吴世昌先生在《石头记疏证小引》⑾一文中批评俞平老“误解”了脂砚斋说,“雪芹写此书亦有传诗之意。”他对“亦为传诗之意”所作的解释是: 《红楼梦》比起别的明清长篇小说来即使我们不谈什么“四家罪恶”、“阶级斗争”啦,或“艺术构思”、“描写技巧”啦等等滥熟的话题,仅就曹雪芹怎样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加以独出心裁的新配合和再创造而论,他不但古为今用,乃至洋为中用,而尤其突出的诗为文用:因为他往往用前人的诗、词、韵文中的材料,巧妙地点化为书中的情节,使故事本身充满了诗的意境、诗的气氛、诗的情味。脂评说,雪芹写此书“亦为传诗之意”,如果把这话仅仅理解为书中包括《大观园题咏》、《葬花词》、《五美吟》、《菊花诗》等韵文作品,那就所见不广了。我认为《红楼梦》中散文往往有诗意,故事往往有诗意,即在于雪芹用于前人诗词为素材,再在上面用别的诗加以雕绘。“绘事后素”,而雪芹所采用的“素”和“绘”既来自前人之诗,化旧诗为新的散文,故其所传者是诗的精神,而不仅是指大观园中姑娘们的逢场作戏的吟咏。 吴世老的解释,显然比俞平老的解释要全面些。《红楼梦》写了那么多的诗词曲赋,固然是“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服从于作者笔下的人物的性格的。”但它也表现了作者的诗才词情。依吴老的全面的理解应该说,曹雪芹的诗词造诣还表现在“《红楼梦》中散文往往有诗意,故事往往有诗意”,即“其所传者是诗的精神。”如果我理解的不错的话,就是说曹雪芹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抒情传统,取法诗赋来描写《红楼梦》的环境、故事、人物、让人读来犹如读一部长篇的抒情史诗。 为了说明上述的理解的正确性,这里不妨略举二例。其一,第17回描写大观园内的花草时,作者写道: 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这段精采的文字,有如诗赋。故脂批指出:“前三处皆还在人意中,此一处则今古书中未见之二程也。连用‘或’字,是从昌黎《南山诗》中学得。”我体会,这就是吴世老的“用前人的诗、词、韵文中的材料,巧妙地点化为书中的情节,使故事本身充满了诗的意境、诗的气氛、诗的情味。” 例子之二,是写人。第3回写黛玉进贾府后,“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环,簇拥着三个姐妹来了。”在黛玉眼中所见迎春、探春的形象是: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甲戌本《石头记》此处有脂批道:“《洛神赋》中云:‘肩若削成’为探春写照。”又如,小说中写王熙凤的形象是: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写宝玉的形容是: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羞笑,笑即瞋视而有情。 诸如此类词藻华丽,句式整齐的描写人物、景物的手法,完全是从古典辞赋中“点化”来的,可谓读之令人“忘俗”了。 这就是脂评所说的“亦为传诗之意”。关于这一点,脂砚斋早已看出、领会了。如第25回有一条脂批写道: 余所谓此书之妙,皆从诗词中泛出者,皆系此等笔墨也。所谓“泛出”,即是今人所说的“化出”、“点化”,也就是“亦为传诗之意”的最明白不过的理解了。 周汝昌先生说过,“曹雪芹《红楼梦》小说,艺术上有许多特色,其一就是抒情成分很多,诗境诗情都很浓至,艺术手法也很多和写诗(古典抒情诗)类似的地方。这和他是诗人这一事有密切关系。”我个人以为,周先生此话说得至理至深,是无需多加解释。因此,说曹雪芹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不仅表现在他为《红楼梦》中的小说人物代笔写下大量的诗词曲赋,而且也反映在整部《红楼梦》的抒情写法这一“特点特色”方面。由此,我们可以说整部《红楼梦》,就是曹雪芹的诗才、诗词成就、诗词风格的卓越表现。 ──────── 【参考书目】 ① 早期脂评抄本《石头记》有回前诗共九首,分布在2、4、5、6、7、8、13、17、64回。这些回前诗有的脂批已指出是曹雪芹写的,有的显然是脂砚斋等人写的,有的则可能是脂砚斋以后的评者写的。这里所引第 2回回前诗即为曹雪芹所作。 ② 脂砚斋是谁?这个问题目前红学界还没有定论。研究者的意见大致有以下三种:舅辈说、叔伯辈说、兄弟说。我的看法是,脂砚斋可能是曹雪芹的堂兄弟,他的年龄或许稍长于雪芹,因有“命芹溪”之句。 ③ 目前从文献上能找到的确凿根据的,只有敦诚、敦敏、张宜泉三人与雪芹往来较密切。至于有人说道一个叫鄂比的人与雪芹也有往来,并曾送过一副“真不错”对联给雪芹,只是传说而已,故未记入。还有人说,雪芹曾作过尹继善的幕府,与尹继善有“通家之谊”,与俞楚江也有诗酒唱和、赠诗送画的事令人怀疑。最近随着郑州博物馆所藏陆绘清小人像真伪的讨论日渐明确,那就排除了雪芹与尹俞等人交往的可能性。 ④ 《四松堂集》,抄本,敦诚著;《懋斋诗钞》,抄本,敦敏著;《春柳堂诗稿》,抄本,张宜泉著。以上三书,文学古籍刊行社1975年影印,其中有曹雪芹的记载,一粟编《红楼梦》(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均已收录。本文所引各诗均见《红楼梦卷》一书。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红楼梦,曹雪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爱君诗笔有奇气──曹雪芹诗词成就简说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论《红楼梦》诗词曲赋的艺术价值 |
下一篇文章: 《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