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教学说明】
诗歌教学重在一个“读”字。“读”什么?怎么“读”?达到什么目标?这就讲究不一,艺术不同了。
《古诗四首》一文包括唐•杜甫《春望》、唐•杜牧《泊秦淮》、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虽然时空跨越唐宋,主题也基本相同,但写诗的人不一样,他们的个人境遇、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们借助于抒情的事物也不一样,加之受诗人自身才气、风格、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挖掘的教学内容很多。但在处理教材时,按照“一课一得”,“集中笔墨,略及其余”的教学思想,把目标重点定位为①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②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分两课时完成。
考虑到四首诗同中有异,各个击破不利于整体把握,比较鉴赏,所以,教学时,着眼于四首古诗一起品赏。这是一个难点。想要课堂组织教学取得成功,教者的教学基本功、钻研教材的程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至关重要。
诵读欣赏是诗歌教学很好的方法之一。在诵读中反复揣摩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品味诗歌的生动语言,鉴赏它的艺术特色,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通过有声的语言把无声的文字所表达的东西表现出来,这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我把教学难点定位在“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上。教学时,设想采取配乐范读、多媒体面情境再现、介绍写作背景和诗人身世、放背景音乐等措施突破难点,努力营造课堂学习的情感氛围。
品诗的过程,既是理解的过程,又是审美的过程。在理解中培养思想,训练思维;在审美中熏陶情感,铸造人格。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讲解分析是不能完全代替审美主体——学生对于审美客体——诗的直接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学生的审美愉悦,关键在于要以诵读欣赏的活动为载体,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贯穿了这样一条主线:粗度诗文,整体感知——再读诗文,反复揣摩——三读诗文,细细品味;并注重拓展提高,扩大课堂容量。课堂以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在活动中融合对学生知识、智力、能力、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等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
宁静而致远
儿子,近两年我有一个思考:急躁、浮躁是你前进的大敌。你太浮躁了!因为浮躁,你急于求成;因为浮躁你对学习时冷时热,一是完全投入不休息,不吃饭也行,一是又难得理采书本,贪恋游戏;因为浮躁没有永恒的目标,常常立志;因为浮躁太看重失败挫折;因为浮躁心中太多烦恼;因为浮躁听不进爸爸的良言,听不进妈妈的叮咛。儿子,我为你的浮躁担忧,今天,当我读了优秀的语文老师袁卫星给女儿的一封信《调和那一片蔚蓝》后,我想:导致你今天这样,也许是我们没有早一点教你宁静的原因。这里我摘录一些段落,请你看看,在请你反思:
“是的,在世间各种生命力中,唯有宁静最具有影响力。阳光静静的普照大地,人们的耳朵听不见任何声响,但是阳光给生命世界带来的生机无可取代。地球的沉默也是无声的,他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和铁链的铿锵声,更没有引擎的噪音,然而他操纵着月亮按照一定的轨道运行不已。夜晚,露水悄然而将润泽每一株小、树叶和花瓣,使他们焕然一新。点的本原也不是轰隆雷响,而是无声的闪电。大自然的奥秘隐含在安静之中,巨大的力量常常无声无息的进行。自然界的奇迹都是在静谧中酝酿。宇宙的巨轮无声的运转……
……考门夫人这位虔诚的基督徒认为,处在这个嘈杂的时代,如果想保持圣洁,每天必须有一段孤独宁静的时刻。
平静是成熟,冷静沉着,文静是优雅,恬静是舒适;而宁静,则是生活中真善美的绝佳体现。
宁静不仅是一种环境气氛,而且还是一种理念,一种哲学,一种辨别社会行为的坐标,一种人生选择的向导。
……宁静是蓝色的,蓝色是宁静的。你还记得吗?大海是什么颜色?天空是什么颜色?你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蓝色!蓝色!
对,我的孩子,大海是蓝色的,天空也是蓝色的,因为他们很大,很广口,只有波长较远的蓝光才能够被他们反射。站在大海面前,立在天空之下,你会感到我们人类太渺小,太微不足道。这宏大的蓝色就是“宽广”与“博大”的代名词。……孩子,只有宁静才能得到永恒,躁动和激进永远没有沉思的力量强大,也许你不是最出色的,但你是最可爱的,也许你不能成为第一,但你是你自己。你独一无二。“
儿子,读了这些,妈妈是被深深地打动了,首先妈妈要检讨自己的急躁,也许妈妈给你遗传了这些基因,但妈妈保证从现在起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保持宁静。儿子,爸爸妈妈也受世俗功力思想的感染,曾总想叫你考第一,使你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让你心情烦躁不安,让你过早的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幸福快乐,让你在失败面前耿耿于怀,那是我们的不对。
儿子,宁静的心态多么重要啊!他能使你定下一个永恒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不管碰上什么艰难险阻;他能使你专心转移的读书,不管游戏怎样的诱惑;他能使你坐下来思考,不管外面怎样的热闹;他能使你在胜利面前不骄慢,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可爱的儿子,我们为什么不变的宁静起来呢?
我们一起努力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过零丁洋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过零丁洋》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