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跟着朗读录音一起吟诵!
通过我们的反复朗读,大家能把这首诗背下来
学生集体背诵。
字斟句酌,品味赏析。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你最欣赏哪一联?并说说欣赏的理由。
1.诗意解析。
2.字词品味。
3.情感体会。
4.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
现在请同学们任选角度,给《过零丁洋》这首诗写一句诗句赏析。
尾联,表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誓死如归的精神震撼人心,感天动地。
颔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巧妙的集合,生动形象,极有艺术感染力。
首联,仅用14个字,就写出了作者一生经历的悲苦淋漓尽致的写了出来,语言凝练概括。
颈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把地名与心情有机融在一起,对仗工整。
拓展延伸,厚实底蕴。
《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因此,它慷慨悲壮、气吞山歌。纵观历史长河,英雄辈出,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吗?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请同学们说说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你还知道哪些像文天祥这样的人吗?
这个地方学生说的很详细,也很好,我就不做记录了。
补充盐城的陆秀夫陆公祠。(课件展示。)旨在激发学生在家乡的热情和爱国情怀。
仿写:
示例: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风中的柳絮,四下飘散,没有归依。
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_______________。
总结略
《过零丁洋》教学简案
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高云兵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轻松背诵。
2:品味赏析,领悟情怀。
3:掌握方法,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厚实底蕴。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赏析,领悟作者的情怀。
2: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
诵读评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三)朗读课文,诗意译文。
(四)研读课文,悟情领意。
(五)字斟句酌,品味赏析。
(六)拓展延伸,厚实底蕴。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新颖,层次清晰,通过反复朗读成诵,体现诗歌的朗读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效果较好,真正体现以学生的主题意识,并实施在具体的行动中。教师不仅帮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更教会学生学会思维的发散,从某一点生发出去,向其他知识点扩张开去,做到知识的前后勾连。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是内涵,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适当补充历史史实,充分显示教师对文本理解和对学生的学情的了解。
教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倾听,在诗意翻译的环节,教师让学生分组去活动,让学生去讨论问题,并在讨论环节中锻炼学生倾听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合作探究,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注重学生的整体的参与度,注重学生全程参与,从课堂学生活动情况看,学生基本上都有发言的机会。值得一说的是老师注意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适当的给与表扬与赞赏,当然学生回答不足的时候,教师还是能针对性的指出不足。
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能走进教材也要能领着孩子走出教材。在知识拓展延伸这个策略上,老师能从课堂的教学之初贯穿到教学的始终,这一点是可喜可贺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教学的环节中,还设计了拓展延伸,厚实底蕴,融说写于一炉。
当然有成功之处就有不足之处,首现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具体表现在,对文天祥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的实质还没有领悟到位,其实作者在文章的首联就说了他自己不会投降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从小饱读儒家经典,自幼就经过经典熏陶,潜移默化中受到儒家思想的根本“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影响;虽然我在课堂补充了十三“经”,但没有能够更深层次的挖掘儒家的思想,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也给学生对文天祥的认识带来一个浅浅的缺陷。
其次,在诗歌的教学上,我有了一个意外的设想,是不是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让诗歌教学体现一个整体的序列。
再次,诗歌教学要入准重点,当从文本出发,教给学生方法,当然这节课,我已经交给学生赏析的方法,但还是感觉力度不够,当重点的就要重重的讲,更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避轻就重,狠抓关键点。
另外,2012年盐城市的中考诗歌考查也将从课内走向课外,也是这次教研活动为什么选择古代诗歌教学的原因,我想当我们的古代诗词的触角伸向诗词更深处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在诗词教学上也应该走得更远,更应该交给学生以方法,授人以渔。
上完这节课后,导师徐主任给我具体讲了很多诗词教学的东西,在此,我衷心感谢徐主任的悉心指导,也就是在上完课后徐主任的授业解惑下,我写下了此次教学活动的反思。我想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我知道该怎样去文本更深的解读,因为在这节课之后我会更好的选择定位,我将在反思中成长,走一步,再走一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这句话作为我这篇反思的结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